包拯的后代有哪些 北宋名臣包拯的母亲是谁
包拯的墓志铭中记录的很清楚包拯一共有四个孩子,他的大儿子过早的就夭折了,包拯有两个女儿,一个嫁到离家很远的陕州,另一个许配给国子监,包氏家族的继承全靠包拯的小二子 。
包玉刚是上世纪80年代,是当时的世界八大船王之一 。没想到他的祖上竟然有龙图阁大学士,开封府包拯这样有名的人 。
包玉刚是1964年在机缘巧合下知道自己是包拯的后代的,当年十月的时候,包玉刚怀着对故土的浓浓情思,不远千里,跋山涉水回到故土宁波,想要感受家乡带给自己精神上的慰藉,也想知道这么多年家乡的发展情况 。
在这次回想之旅中,包玉刚参观了江南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 。这一天天一阁的工作人员听说今天来的这位贵宾室香港的世界船王,就把天一阁珍藏已久的《包氏家谱》拿来给包玉刚看,这本书籍记录了包拯家族的点点滴滴 。
包玉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随着包氏的脉络查下去,他惊喜的发现自己正是包拯的第二十九代孙子,自己也按耐不中心中的喜悦,高兴的欢呼,我是包青天的后代 。
包拯去世后,他的女婿为他下葬,后来随着金兵的入侵,合肥被攻陷,包拯的墓被破坏,当时陪葬的东西也大多被偷走,后来他的后代将包拯的墓重新修建,一九七三年,合肥政府对包公墓重视程度提高,开始动工重新修筑包公墓,三年后竣工,为后人缅怀包公提供了好去处 。
【包拯的后代有哪些 北宋名臣包拯的母亲是谁】北宋名臣包拯的母亲是谁
关于包拯的母亲,《宋史》中对其母亲描述得比较少,但是包拯受其母亲的教育却很深 。包拯,在北宋年间生于合肥小包村 。父亲名为包令仪,是一名进士 。包拯步其父后尘也考取了进士 。包拯的母亲张氏在包拯很小的时候就对他进行了严苛的教育,加上包拯本人十分聪明,一学就会,诚实敦厚,才有了包拯考取进士的结果 。
因为从小父母的爱护与管教,在包拯心中一切都是百事孝为先 。所以在其考取进士后,包拯考虑到其父母亲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顾,于是辞官回来孝敬父母 。等到父母亲过世以后,包拯又在家乡守孝三年,之后才放心去做官 。
在传说中,包拯是被其嫂子带大的 。因为包拯一生下来,脸就像锅底一样黑,他的父母亲很是嫌弃,于是被其母抛弃在路边 。被抛弃的包拯哭闹不止,他的嫂子尤为怜惜,便把他带回家领养,于是才有“嫂娘”一说 。长大后的包拯很是争气,他积极刻苦,上进奋斗,考取了状元 。
在电视剧《少年包青天》里,包拯的母亲包大娘也是一名很有意思的人物 。她是验尸官,时常协助包拯一起断案,有时包拯参不破的玄机,包大娘会在一旁提示 。由此可见包大娘也是非常睿智的人 。包拯的母亲在电视剧中一直喊他黑炭,表面上有一种很嫌弃的感觉 。实际上,包大娘对他疼爱有加,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在一旁鼓励他,也有一种慈母的形象 。虽然历史中的包拯的母亲并不是验尸官,但是她给予包拯的教育也影响了他的一生 。
包公断案歇后语有哪些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这句歇后语,就是民间赞美包拯在处理百姓的案件中,不会被情感因素左右 。更不会因为个人的想法影响整个判决,包拯执法严明,从来都只以事实为依据,按事实说话 。
有一天,包拯受理一场侄子告伯母不认亲侄一案,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一次包拯有将怎样展示他的铁面无私呢 。
原来有户人家,哥哥刘天祥娶了杨氏,而这杨氏是二婚的,有一位女儿在身边,哥哥家就没再要孩子 。这弟弟娶了张氏生了个儿子叫安住,安住两岁的时候,就给他定了娃娃亲,是邻居家的小女儿 。
嫂子杨氏想要等女儿长大找个女婿,顺便分点家产 。所以就和刘安住关系不是很好,有一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官方就下官文,让居民分户减口,弟弟就带着自己的妻女背井离乡去了,并让邻居写了两份合同书,说等日后相见的时候,家产再分,兄弟二人共享 。
和多年过去,弟弟的儿子刘安住长大了,但是他的父母都不在了,为了让父母尸骨归乡,他决定回老家,没想到这伯母杨氏动了歪念,想要独自一人霸占家产,她骗走刘安住的合同书,翻脸不认人,还让人打他 。
人们同情孩子的遭遇就让他去找包拯,在公堂上,杨氏一家一口咬定从来没有合同书,包拯说他们是你的亲人,却把你打成这样,我来替你讨回公道,这刘安住是好人,他没有同意包拯打自己的伯母,包拯说我知道这孩子是来骗家产的,你们先回去,我一定好好处罚他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