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真正的“战神”陈庆之 吕布项羽都没法相比( 四 )


当时又没法验DNA,要知道是不是其实只有他娘知道 。不过萧综不像早产儿,如果是早产儿,在当时养育条件下,就算是皇宫大院,也不会长成那么孔武有力的壮士 。
吴淑媛并没有告诉萧综到底他是谁的儿子,原因就无从分析了,只能按上边猜测的或许她自己都不知道 。
自此之后,萧综心里多了份心事,白天和平时一样,谈笑如常,夜里却在密室中偷偷祭祀南齐祖宗七庙①,但是他并没有认定就是故齐的后裔 。怎么办呢,他想了个主意,偷偷潜入齐东昏侯的墓地,找到尸骨,沥血于骨,渗入,在此时,他认定了,自己一定就是这东昏侯的儿子了 。于是心里便有了异心,不能在这皇宫里常待了,与自己的皇帝老子有了杀父之仇了 。
他开始悄悄准备,他本身体格就很健壮,武功也好,能手制奔马,可见其健壮 。另外,他散尽家财,衣服都穿破旧的,其他的全部用来结交朋友,培育心腹,还在房间里放满沙子,天天在沙子上奔跑,把脚磨砺出厚趼来,史载其可日行三百里,这一切都是为日后反叛梁朝作准备 。
同时,他派人与北魏的重臣萧宝寅联系上了,认为叔父,就是一家子了,萧宝寅也代表故齐皇族正式承认了这么个侄子 。
萧综就想办法让皇帝老子把他调到北边边境去,那样想走就太容易了,磨破了嘴皮子也没说通,后来出任南兖州刺史,不见宾客,处理政务词讼也要垂帘听政,不让大家看见他的真面目 。
机会终于来了,萧衍不知作何想法,派这个宝贝儿子去镇守徐州,还派了几个朝中名将作为辅佐,一起来到北边,萧综这时得意啊 。
开始时候,手下将领在身边,想走也没那么容易,北魏这边派了安丰王延明、临淮王元彧带领十几万大军与南梁对阵 。别看北魏十几万大军,却丝毫不占上风,大家一看谁领军就知道结果了,特别是这个临淮王,简直就是个奸猾无能的家伙,可老是受重用,可见皇室无人啊 。
后来,萧衍听说北魏派出十几万大军将儿子围困起来了,怕他失败,到底是心疼儿子,就发出旨意让他班师回朝,退兵了事 。
可萧综可不这么想,好容易等来镇守边疆的机会,不能回去,就秘密派人与元彧他们接触 。开始元彧他们很怀疑,这是不可能的事,要是一个将官,投降也就投降了,对方却是梁武帝的儿子,这怎么可能啊,是不是诈降啊,两军对垒,不能有一点差池 。后来帐下有个监军叫鹿悆的,觉得这事儿有门,决定亲赴南营摸摸情况,这事让谁也不敢干,既然有人愿意去,那元彧顺水推舟,就让他去了,这鹿悆还真与萧综秘密勾搭上了,骗过大将胡龙牙与成景俊,然后趁夜与萧综及几个心腹,偷跑到北营 。
第二天,北魏军事大叫:“你们的豫章王已经到我们这里来了,你们还守什么城啊,是投降是继续顽抗,你们看着办吧 。”大家一听,好好的怎么会跑敌军里了,赶紧四处寻找,见萧综的住处关门闭户,没人了,这才慌了,梁帝老子的儿子都投降了,咱们还这么拼命干吗呢,四散而逃 。
只有陈庆之镇定地带着他的部队撤退得比较完整,算是保存了实力 。
这次事件让萧衍简直是痛心疾首啊,太丢人了,萧综也在北魏大张旗鼓地认祖归宗,天知道他到底是谁的儿子啊,连萧衍自己都糊涂了,他也不知道这个家伙到底是不是自己亲生的了 。
后来,陈庆之又在浔梁之战中击败北魏大将丘大千等,拜升东宫直阁将军,赐爵关中侯,其中有自己的努力,也有皇帝顺水人情 。
再后来的涡阳之战,比较充分地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 。梁大通元年,陈庆之随领军将军曹仲颖进攻北魏涡阳,北魏派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率领十五万大军救援,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仗 。在元昭的部队前锋进军到陀涧的时候,南梁军队正按兵不动,严阵以待,陈庆之坐不住了,军贵神速,战机也是稍纵即逝的,哪能在这里紧张地等待攻杀啊 。便提议出奇兵对魏军前锋迎头痛击,但是将军韦放却认为,对方前头部队肯定是最厉害的,打赢了不足为功,战败了肯定大受挫折,锐气丧失,不如严阵以待以逸待劳 。这个说法肯定是有道理的,中规中矩,但是战争讲究中规中矩吗,尤其对于一代奇将陈庆之先生,在他眼里这种战术简直是不能容忍的愚蠢 。
他显示了独到见解与惊人的勇气,你们既然要等着就等着吧,那我自己去 。陈庆之地位确实特殊,怎么说也是皇帝近臣,大家还是让他三分的,虽然不是主将,但陈庆之还是有权力执行自己的计划的,既然他愿意冒险,那只能由他去,大家乐得等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