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没在历史深处的吴三桂谋士 不为人知的吴三桂

吴三桂一生在明朝、大顺朝和清朝诸政权之间投机取巧、反复无常 , 堪称明末清初的大阴谋家 。然三桂极善笼络人才 , 身边聚集了大批谋士为其效命 , 这些淹没在历史深处的阴谋家背后的阴谋家 , 在三桂反清的过程中推波助澜、出谋划策 , 在滚滚东去的历史长河中搅起朵朵浪花 , 亦不失为一景 。
1、在吴三桂的众多谋士中 , 方光琛、刘玄初二人堪称智囊 。方光琛是明朝礼部尚书方一藻之子 , 善谋略 , 早年曾与吴三桂缔盟为忘形交 , 后亡命至云南 , 入吴三桂幕 。方光琛为三桂心腹 , 深受信赖 , 可谓首席谋士 。三桂谋士中最具战略眼光的当属刘玄初 , 刘玄初原是大西农民军蜀王刘文秀帐下幕客 , 刘文秀兵败后转为吴三桂谋士 , 此人极具大局观 , 眼力深邃 , 可惜他的很多谋略并未被三桂采纳 。
2、吴三桂受封云贵后 , 势力恶性膨胀 , 渐成尾大不掉之势 , 引起了清廷的极大不安 。康熙帝亲政后 , 鉴于历史上的藩镇之祸 , 更是认为吴三桂及耿精忠、尚可喜三藩不可不撤 。康熙十二年春 , 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归老辽东 , 尚可喜申请撤藩实际上是害怕位高权重引起朝廷怀疑 , 最终招来祸事 , 故以此保全声誉 , 以求善终 。康熙抓住这一难得时机 , 顺水推舟 , 乘势作出了令其移藩的决定 。
在这种情况下 , 吴三桂假意上疏朝廷 , 请求撤藩 , 以试探康熙帝态度 。对此 , 刘玄初极力进行劝阻 , 提醒吴三桂不要自己陷自己于被动的境地 , “上久思调王 , 特难启口 , 王疏朝上而夕调矣 。彼二王辞者自辞 , 王永镇云南 , 胡为效之耶?不可 。”(皇上很久就想把您调离云南 , 但特难开口 。您上疏 , 一定会朝上而夕调 。尚、耿两王愿辞就让他们辞去 , 您可永镇云南 , 为什么非要效法他们呢?您不可上疏!)但吴三桂并没有理会刘玄初的劝谏 , 反而气冲冲地说 , “予疏即上 , 上必不敢调予;具疏 , 所以释其疑也 。”(我马上就上疏 , 皇上一定不敢调我 。我上疏 , 是消释朝廷对我的怀疑) 。由于这件事 , 三桂迁怒于刘玄初 , 让他外任盐井提举 。
结果正如刘玄初所料 , 康熙帝顺势允其撤藩 , 还派专使至滇 , 雷厉风行地办理撤藩事宜 , 由此证明了刘玄初的远见卓识 。“未几 , 有贵州之变 , 三桂思玄初言 , 以之留守学士” , 很快又把他召了回来 。吴三桂还在内心深处始终幻想能与康熙达成某种政治上的妥协 , 但谋士们却远比他清醒 , 方光琛一针见血地指出:“王欲不失富家翁乎?一居笼中 , 烹饪由人矣!”在形势的逼迫下 , 吴三桂顿生反义 。为此 , 三桂决定先找方光琛筹划 。平日 , 吴三桂待方光琛甚厚 , 每有余暇 , 二人经常评论世务 , 很是融洽 。吴三桂第一次找方光琛时 , 没有明说造反;第二次谈话才说出本意 , 但方光琛不置一词 。第三次 , 吴三桂天刚亮就登门问计 。方光琛见吴三桂反意已决 , 即为三桂分析天下形势 , 指出福建、广东、四川等省 , 可传檄而定 , 其余战胜攻取 , 易如反掌!于是吴三桂决计起兵 。由此可见 , 在举兵造反这件大事上 , 方光琛的意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
3、起兵之初 , 吴三桂群集众谋士问计 , 刘玄初分析道:“明亡未久 , 人心思奋 , 宜立明后 , 奉以东征 , 老臣宿将 , 无不愿为前驱矣”!建议拥立明朝后裔以争取人心 , 号召天下 。而方光琛则予以反对 , “出关乞师 , 力不足也 , 此可解(指当初献山海关引清军入关事);至明永历已窜蛮夷中(指南明永历帝在吴三桂大军的追击下逃入缅甸一事) , 必擒而杀之(指吴三桂进攻缅甸 , 迫使缅甸献出永历帝及家属一事) , 此不可解矣 。篦子坡之事可一行之(指吴三桂在篦子坡杀害永历帝父子) , 又再行之乎?”方光琛的话击中了吴三桂心中的痛处 , 三桂遂不用刘玄初计策 , 决定自立为王 , 号令天下 , 事实证明三桂这招棋完全是一个昏招 。后来的事态发展完全验证了刘玄初的预想 , 吴三桂打出了“大周”年号 , 显无恢复明室之图 , 失人望于天下 , 前明反清势力便不愿与其合作 。当时著名的大学者顾炎武就指出 , “世乏刘荆州 , 托身焉所保”?吴三桂由此失去了无数相助者 , 着实可叹可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