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中国向可控核聚变迈出一大步;英媒称中国人都是眯眯眼

【12月31日,中国向可控核聚变迈出一大步;英媒称中国人都是眯眯眼】


12月31日,中国向可控核聚变迈出一大步;英媒称中国人都是眯眯眼


文章图片



12月31日,中国向可控核聚变迈出一大步;英媒称中国人都是眯眯眼


我国科学家正以坚韧淬长志 , 为人类文明攀登新峰 。 据观察者网12月31日消息 , 随着中国科学家成功使长脉冲等离子体持续放电1056秒 , 中国向可控核聚变再次迈出一大步 。
众所周知 , 太阳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核聚变 , 也是这些核聚变所散发出的光和热 , 让地球生命有了持续发展的源源不断的能源 。 也因此 , 可控核聚变的研发进程又被称为“人造太阳” 。 太阳能作为地球生命维系的底层能源 , 一旦人类能够实现对这一底层能源的同构模拟 , 当下困扰全球的能源危机将得到极大缓解 。 电能供给效率将得到跃进式提升 。
中国科学家近日基于EAST装置和可控核聚变装置 , 在已取得的100秒长脉冲等离子体发电基础上 , 将放电时间成功提升了一个量级 , 为核聚变的进一步商业化、体系化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 这一技术的研发工作堪称严苛 , 在外部温度达到1亿度的同时 , 内部温度却要接近绝对零度 。

这使得可控核聚变的研发成为人类科技文明最难以攀登的高峰之一 , 1亿度的高温已经远远超过太阳表面温度 , 也不是任何单一金属熔点所能胜任 。 相关工作的进行对科学基础理论、工业能力的要求都堪称苛刻 。 而在二十年前 , 这一领域的“国际俱乐部”还拒绝中国加入 , 但二十年后 , 中国已经后来居上 , 为身后者开辟道路 。
这其中贯穿的 , 是自两弹一星研发以来 , 中国科研人员忘记姓名、以国为家的情怀 , 和自强不息的自主奋斗 。 他们这些离荧幕最远的人 , 才是最应该被呈现在荧幕上的英雄 。 而据科研人员透露 , 可控核聚变能源距离真正走入千家万户 ,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但行稳致远 , 中国的“人造太阳”之梦 , 终将实现 。

与此同时 , 12月31日 , 还有一件让人愤慨的事发生 。 据观察者网消息 , 英媒日前报道了中国眯眯眼事件的有关新闻 , 报道本身并未进行过多评论 , 整体罗列了陈漫作品、奔驰辱华广告、三只松鼠事件等新闻 , 但下方的评论区 , 却表现出了对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 , 极大的恶意 。
其中不乏有评论称所谓“中国人都是眯眯眼” , 或是所谓“中国人本来就长这样子 , 吊着眼梢” 。 英媒报道下方的评论 , 展现了西方自其17世纪崛起以来 , 固有的傲慢与偏见 。
中国人的审美 , 应由中国人自己说了算 , 而不应由西方来定义 。 从陈漫作品到奔驰广告到三只松鼠此前拍摄的广告 , 其在模特妆容设计上都在有意迎合西方对华偏见 , 以眯眯眼、吊梢眼的装扮对中国人进行丑化 , 并有意与部分欧美国家流行的对华恶意歧视相接洽 , 这是文化上的不自信 , 也同样是一种“唯西方论”的文化倾向 。

人民日报对此评论指出 , 中国审美 , 不需由西方定义 。 美英等西方国家崛起的几百年里 , 为对其“文化正统”地位进行粉饰和巩固 , 进行了大量造假工程 , 同时对中国展开了系统污蔑 , “傅满洲”等标签化的邪恶形象便就此诞生 。
但西方在近代犯下的罄竹难书的罪行 , 与中国无关 。 西方文明固有缺陷导致的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惨烈后果 , 同样与中国无关 。 其自诩文明中心 , 但不论是对华的系统抹黑 , 还是美英为世界带来的混乱与死亡 , 都不是文明应有的做法 。 比起“傅满洲”、“眯眯眼”等对华抹黑 , 更为丑恶的 , 可能是西方光鲜外表下 , 隐藏的另一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