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潭拓寺是古幽州地区最早的一座佛教寺院 , 始建于西晋愍帝建兴四年 。 位于今北京门头沟区的潭拓山麓 。 潭拓寺刚开始兴建的时候 , 佛教还不为北方地区的人民所接受 , 自然也没什么香火供奉 。 因此 , 那时它的规模很小 , 在人们的印象中它还只是一个叫嘉福寺的普通建筑 。
后来经过北魏和北周的两次灭佛运动 , 它的关注度就更小了 , 寺院也因此一度荒废 。 直至唐万岁通天年间 , 华严宗的高僧华严和尚来此开坛讲法才兴盛起来 。 然而 , 它的人生就如同“欲成正果 , 必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唐玄奘一样跌宕起伏 。
潭拓寺的由来
在兴起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它历经几度沉浮 , 名称也是改了又改 。 清康熙三十六年 , 康熙皇帝亲赐寺名为“敕建岫云禅寺” 。 从此 , 它就成了京城最大的一所皇家寺院 , 也步入了它人生的顶峰 。 然而 , 不管它有几个曾用名 , 都没有潭拓寺一说 。其实 , 潭拓寺是老百姓给它起的“乳名” , 因其后有龙潭 , 山上有拓树而得名 。 一方面是由于它形象好记 , 另一面也凸显出了老百姓对它的拳拳爱意 。 就像“铁蛋”和“狗剩”等乳名一样 , 虽然没什么文化内涵 , 但它透露出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盼和衷心祝福 。
而老百姓之所以如此地喜爱它 , 是因为潭拓寺不仅是一处旅游景点 , 而且它还有四样法宝:华严禅师的画像 , 药师佛像 , 自由柱和石鱼 。 其中的石鱼在老百姓的眼中不单单是寺院法器那么简单 , 它更关乎着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
石鱼传说
在当地老百姓口耳相传的传说中 , 石鱼原是南海龙王的宝贝 , 能发出美妙的音乐 。 后来 , 这个消息传到了王母娘娘的耳朵里 , 从此她就心心念念地惦记着这个宝贝 , 但又不好明说 。 转眼就到了王母娘娘的生日 , 各路神仙拿着各种宝物前来祝寿 , 但她连看都不看一眼 。明眼人都知道 , 她这就是没有中意的呀 。 于是 , 在各路神仙的耐心劝导下 , 龙王还是向“潜规则”低头了 , 乖乖地献上了石鱼 。 然而 , 王母娘娘却敲不出美丽的乐曲 , 就请来了最博学多才的太上老君 。 老君说这本是下界之物 , 既然在这发挥不出功用 , 那不如就让它“相忘于江湖”吧 。
但王母还是心有不甘 , 就把它养在了瑶池里 , 希望它沾够了仙气后能脱胎换骨 。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 , 人间连遭大旱 , 瘟疫流行 。 潭拓寺的高僧们天天为百姓开坛讲法 , 祈福消灾 。 他们的诚心终于感动了玉帝 , 决定派石鱼来助他们一臂之力 。于是 , “晴天一声霹雳响 , 来了小范当乡长” 。 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 , 一片“电光石火”之后 , 石鱼轰隆一声掉落在了潭拓寺的台阶上 。 从此以后 , 石鱼就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 天天不知疲倦地奋斗在一线岗位上 , 它不仅能呼风唤雨 , 而且还能治病救人 。 据说患者只要心地虔诚 , 在身体疼痛的时候摸一下石鱼的相应部位 , 就会不药而医 。
不过 , 令人惋惜的是如此神奇的石鱼 , 在建国后最动荡的十年里被捣毁了 。 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它的仿品 , 是由含铜的石料制成的 。 尽管我们没有见过它的真身 , 但是我想它的本来面貌至少不是现在的样子 。 那么真正的石鱼是什么样呢?
石鱼
从我们目前已知的石鱼种类来看 , 它主要有三种:鱼化石 , 石雕鱼和石鱼 。 其中石鱼是一种小型的有毒鱼类 , 主要生活在热带 。 在我国庐山的峡谷溪流中也有一种小型鱼类 , 因常年在石缝中生活而被命名为石鱼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 , 这两种石鱼在体型和建筑材料上存在着本质的不同 , 所以我们首先把它排除掉 。 至于石雕吗 , 我觉得就更加不可能了 。 因为古代的石雕比现代还要多 , 除非它是用陨石雕成的 。 那么在古代非常罕见的鱼化石是不是石鱼的真身呢?
推荐阅读
- 霸王龙是否有羽毛?其实你印象中的古生物形象,大部分都是错误的
- 活了4亿多年,地球上唯一的蓝血生物,能救人却救不了自己
- 河南:弟弟冒雨跟婚车,流泪送姐姐出嫁,网友:一家人变两家人
- 未来人类是进化还是退化?科学家:化石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 既然琥珀能保昆虫万年不腐,古人为何不用琥珀来给尸体做防腐?
- 十元红包引发惨案,除夕夜七名男子因抢红包约架,五人被判刑
- 人和猩猩能有后代吗?前苏联5名女性挺身而出,结果却很现实!
- “满脑都是大便!”不是骂人的话了,科学家真在900万年前鱼头骨中,发现数百化石粪便颗粒
- “史前文明”多次出现,“进化论”或被推翻?考古界又发现新证据
- 帝王鳄:电影中的巨鳄是否存在?撒哈拉沙漠的巨大化石已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