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还是来了?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试点已开启,好与坏不要急着定论



终究还是来了?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试点已开启,好与坏不要急着定论


文章图片



终究还是来了?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试点已开启,好与坏不要急着定论


文章图片



终究还是来了?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试点已开启,好与坏不要急着定论


我国农业发展至今 , 大宗粮食的产量已经出现十几年上涨 , 大家早就摆脱了食不果腹的情况 , 开始追求吃得健康 , 吃得美味 。
不过 , 据“环球时报”报道 , 近期我国正式开启了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的产业化试点 , 而这也预示着 , 转基因作物的果实 , 将很快流入市场 , 步入人们的视野 。

其实对于转基因作物安全与否的争论 , 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 然而各方也发表了不同的态度 , 有人支持 , 认为转基因作物能够提高粮食产量 , 而有人反对 , 觉得人为开发的转基因作物 , 其安全系数尚不明朗 , 还是应该继续研究 。

【终究还是来了?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试点已开启,好与坏不要急着定论】既然公说公有理 , 婆说婆有理 , 那我们就先来看一下 , 种植转基因作物会带来哪些益处?
据相关专家表示 , 转基因大豆和玉米 , 能够在提高产量的同时 , 分别降低除草成本50%和大幅减少防虫成本 。 从这一点来看 , 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确实能够减少农药残留 , 对于直接饮食或者是间接的肉食 , 其健康程度确实有一定程度的上涨 。
与此同时 , 疫情等因素 , 已经给全球的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 。 因为据联合国报告显示 , 2020年全球面临饥饿人口 , 比19年增加了约1.2亿 , 2021年全球仍然有约7.1亿人面临饥饿 。 在这种情况下 , 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分别增产约8%和12%的优势 , 确实能在接下来的时间 , 保证粮食产量在“安全线”内 。
总的来说 , 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的产业化试点的正式到来 , 确实能在减少农药残留和保障充足的粮食产量方面 , 起到一定的益处 。 值得一提的是 , 我国本身就是一个玉米和大豆进口大国 , 而我国的养殖业发展 , 又离不开玉米和大豆的支持 , 所以转基因玉米和大豆 , 对接下来养殖业的发展还有一定的益处 。

我们说了这么多优点 , 那么转基因玉米和大豆产业化试点的正式开启 , 还存在哪些值得担忧的地方?
据专业数据显示 , 80年间 , 93%的种子品种已经消失 , 而外国购买我国本土种子 , 经过改良后申请专利 , 让我们付费种植的情况 , 也并非个例 。 也就是说 , 我们的种子正在面临“卡脖子”的情况 , 而这也是粮食安全的根基 。 因此从这一点来看 , 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的产业化 , 很可能会导致更多本土种子消失 , 而在天灾面前 , 自然演化的本土种子 , 抗风险能力更强 。
除此以外 , 科学是一个严谨的过程 , 尤其是关乎后代的饮食问题 , 更需要反复地测验和“敲打” 。 虽然部分专家表示 , 我国的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已经获得了安全认证 。 但是 , 我国对于转基因作物的研究 , 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 好与坏不要急着下定论 , 更不要急着将试点范围扩大 , 一切以试点的最终结果为准 。

面对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的到来 , 农民应该注意什么?
农民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 一个是在试点区域 , 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将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收购、统一技术规范”的方式 , 农民无需过分操心 。 另一个是建议农民适当保留土种 , 未来土种作物产品 , 很可能会迎来一个巨大的市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