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酷吏张汤是怎么死的 张汤是谁张汤简介

公元前115年 , 也就是霍去病死后的第二年 , 长安城发生了一件大事 , 时任御史大夫的张汤自杀了 , 一时之间全城都传得沸沸扬扬 。于是 , 在民间张汤这个名字又出现在百姓的口中 , 成为当年长安城乃至全国热门话题之一 。张汤的死 , 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件好事假惺惺地替他难过 , 对于百姓来说又丧失了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 。张汤强硬、公正 , 在任御史大夫期间 , 卓有建树 , 为什么这样一个能臣最后会以自杀终结了自己的一生?要弄明白这些事情 , 我们要了解张汤是个什么样的人 。
【西汉酷吏张汤是怎么死的 张汤是谁张汤简介】张汤审鼠
司马迁先生在《史记 。酷吏列传》列了当时10位有名的酷吏 , 张汤赫然名列其中 , 从此以后张汤在中国历史就背上了酷吏的恶名 , 难以翻身 。实际上“张汤”这个人可不仅仅是酷吏这一个词就能概括的 , 这一点班固很认同没觉得他是酷吏 , 还单独给他写了传记 。其实他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司法行政官员 , 在中国历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
张汤 , 杜陵人 。他的父亲曾担任长安丞 , 在父亲因公外出的时间段里 , 看家守门的任务就交给张汤了 , 因为父亲对律法很精通 , 在家里经常谈法论理 , 有时候也在家里书写公文 , 张汤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下成长 , 受到父亲的影响张汤打小就对律法很感兴趣 。童年的一件事 , 让张汤和他的父亲是印象深刻 , 因为这件事张汤被揍了一顿 , 估计童年都有心理阴影了 , 那次父亲从外面回到家 , 发现家里的肉被老鼠偷吃了 , 把张汤给揍了一顿 , 张汤心里可郁闷了 , 又不是我偷的凭啥揍我 。于是 , 他发誓要把老鼠抓到审问一番 , 狠狠教训它一顿 , 以泄心头之恨 。
张汤便用小铲把家里的鼠洞翻了个遍 , 将老鼠“捉拿归案” 。张汤把老鼠用绳子捆绑 , 连同老鼠吃剩下的肉一起摆在一台阶上 , 自己煞有介事地坐在一张小桌子前 , 铺好纸张 , 手握毛笔 , 开始审讯 。老鼠自然不回答 , 张汤便用竹板夹老鼠 , 老鼠便吱吱怪叫 , 张汤便记录起来 , 最后 , 张汤以劫掠罪判老鼠死刑 , 亲手用斧头将老鼠剁成肉酱 。看到这个场景不仅是他父亲就怕是我们也会觉得张汤的行为很可笑 , 但是张汤这小子看似无厘头的举动 , 被父亲发现了他的细心和严谨 。从捉拿到审问再到治罪 , 不仅程序井然有序 , 判词都有根有据 , 写得是文采飞扬 , 不禁大吃一惊 , 便让张汤学习刑狱文书 。父亲死后 , 张汤继承父职 , 为长安吏 。
酷吏张汤位列三公九卿
张汤能够走到皇帝身边 , 还要提到几个人 , 一个人是周阳侯田胜 , 他曾经因罪被拘押在长安 , 张汤帮助他出狱 , 后来两人成为生死之交 。他在释放后被封为侯 , 带着张汤见了许多京城的高官 , 张汤由此一点点走上了正轨 , 武安侯田蚡担任丞相 , 征召张汤为丞相史 , 又推荐给武帝 , 补任为御史 , 让他处理诉讼 。
因为治陈皇后、淮南、衡山谋反之事 , 做事不顾情面 , 不讲情理只讲法理 , 深挖了很多陈皇后巫蛊之祸的同党 , 张汤酷吏的名声还在于他在执行法律的时候过于严酷 , 其实并不能一概而论 。他在主持审理陈皇后“巫蛊狱”和淮南王、衡山王、江都王谋反等重大政治案件时 , 株连甚多 , 因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 。他也先后晋升为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 。
后来 , 汉武帝因为用兵过度 , 四处征伐不仅给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 还触及到了贵族的利益 , 当时也存在生刑过轻 , 死刑过重的情况 。张汤于此时和赵禹一同受命制定更加完善和合理的律法 , 使法律更加细密严峻 , 对任职官员要求也更为严格 , 由此 , 张汤集立法、执法大权于一身 。新律令得到推行 , 还挺有成效的 , 张汤就由皇帝亲自提拔了上去 , 从此位列九卿 。
位列九卿的张汤经常与信奉黄老之说的直臣汲黯发生争执 , 虽然经常被张汤驳倒 , 但是汲黯却并不认输 , 盛怒之下还会骂张汤作为一名刀笔吏是不配做公卿的 。元朔3年 , 张汤就成为了掌管全国最高司法的官吏 。
张汤任职廷尉期间 , 西汉朝又有一件大事 , 占据了全国各地的热聊榜 , 淮南、衡山、江都三个地方的封王谋反 , 这几个人私自建立军队 , 铸造武器、刻玉玺 , 甚至还要刺杀大将军卫青 , 事情败露后 , 张汤对这些目无王法 , 企图分裂国家的皇族子弟毫不手软 , 一律处死 , 并且诛杀关联人共有两千多人 , 中途汉武帝觉得有几个人挺有才能的 , 想要留下 , 张汤力争劝说皇帝绝不能姑息 , 否则后患无穷 , 于是汉武帝同意了 。张汤因为干练、干净处理了三王谋反的案件 , 深得武帝信任 , 位列三公 。
张汤十几年来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办案 , 他办案分四种情况讨论:刘彻想严办的人 , 他往死里判;刘彻想放一马又不好开口讲的 , 他想办法留下对方一条命;富商大贾豪门大族的人 , 一定重判;老百姓或者其他弱势群体的案子 , 这个比较绝 , 他去讲给刘彻听 , 刘彻是皇帝 , 他只要脑袋没问题 , 肯定要彰显他的所谓君王仁爱之心 , 只会轻判 。张汤身上似乎有最原始最单纯的锄强扶弱心理;张汤做事有原则 , 他的原则是:皇帝的原则就是我的原则;无论如何 , 这不是一个三两句话就能说清的人 。能在长安混到御史大夫这么高的职位 , 也不可能是三两句话就能说清 。
张汤死之前曾经说有三个人诬陷他分别是:朱买臣 , 王朝 , 边通 。因为他得罪了权贵阶层 , 所以张汤得到了“酷吏”的恶名 , 并且受到了当时权贵的排挤 。在公元前115年 , 张汤的属吏鲁谒居生病了 , 张汤亲自为其摩足 , 于是御史中丞李文、丞相长史朱买臣、赵王共同诬告张汤 , 说“汤大臣 , 乃与吏摩足 , 疑与为大奸 。”还诬告他和大商人暗地来往 , 谋取暴利 。张汤被迫自杀 。但他死后 , 抄没的家产只有五百金 , 而且都是来自俸禄和皇帝的赏赐 。武帝知道张汤被诬陷的真相后 , 异常恼怒 , 将朱买臣等人诛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