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领导的十大经典战役 看成吉思汗军事思想( 三 )
大迂回战略能营造广阔的战争空间,以迂为直,避实击虚,使战场攻防结构发生突变,从而打乱敌人的部署,为己创造有利战机 。大迂回战略离不开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蒙古军队之所以能在穿插、迂回中屡建奇功,就在于它“羊马随征,因粮于敌” 。蒙古军因粮于敌的具体作法一是抢夺牲畜以备后用 。二是对坚壁清野的城堡,用软硬兼施的方法迫对方供给粮食 。蒙古军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解决了军队的供应问题,而这种解决方法不像一般的军队让士兵负重过多,或在战斗序列后有很长的辎重队,而是在他们民族千年以来养成的饮食习惯中,以最轻便的方式加以解决 。这种轻便体现在他们食用的羊或马,不需要特别的装备来运送,从而大大减轻了蒙古军队的负重,更有力量和能力,大胆向敌人的纵深穿插迂回,其距离的深远常常使他的敌人也难以置信,这就是为什么蒙古军队攻下一个个城堡竟是那么容易 。
在战术上,骑兵大兵团宽正面密集队形冲击敌人,迂回包围,分进合击,诱敌深入,设伏歼敌,对敌坚固城堡采取变化多样的攻破战术,不给跑敌喘息机会,猛打猛追 。这些战术细致巧妙,机智灵活的运用使成吉思汗的军队经常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
第四,成吉思汗的建军要则:知人善任,勇于纳谏 。只要忠诚并有才干则不分民族或阶层就重用信任,甚至不嫌战场俘虏和从他来投诚者,同样一视同仁,视其能力水平给予一定职位加以重用 。
精心的组织工作 。整顿军队,分别任命十户长、百户长、千户长、万户长,使军队直接归属于自己掌管和嫡系亲信控制之下 。军队体制上建立了护卫军组织,这支护卫军是成吉思汗战胜敌人的一个重要依靠力量 。
制定周密细致的作战计划 。他制定作战计划与军事指挥时力避盲目蛮干,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无准备之仗,决不含含糊糊草率从事 。
严明军纪,赏罚分明 。蒙古史学家多桑指出:'将军中如有人犯了错误,成吉思扦只要派去一名下级官吏传令,就准能执行不误 。这个将领无论相距多远,虽统帅十万人马,也得坚决服从使臣的传令 。如果处于鞭打,就得伏地受刑,如若处以杀头,就给割下自己的头 。'而对做出贡献的有功人员,他终生不忘,永远信任,分别给予奖赏 。
严格军事训练,重视改革武器装备技术,重视培养官兵的英勇顽强的思想作风 。蒙古军队的武器装备由一般常规武器发展到能使用火炮、火箭发射器和火焰石油投射器等先进武器,平时行军安营扎寨,总是以战斗阵容驻防 。有时召集各军营部队,考核军队训练,或者从各部队选拔优秀士兵搞武艺比赛和摔胶,优胜者给予鼓舞奖赏 。
重视军队的后勤保碍工作 。由于出征时携带的羊马很有限,为充分食用这些牲畜,成吉思汗还专门规定了屠杀的方法:“用牛羊的膀胱两个,吹满空气,把骨管伸进膀胱的管孔 。骨管上刻有螺丝纹 。在兽的第四、第五肋条之间,刺个穴口然后把骨管插进创口,压迫膀胱把空气注入肺脏 。这样做的时候,兽立刻死去 。死状好像是被电击一样 。这个杀法的利益是肉量增加70%,滋养力充分,肉质柔软,味道也美,易于更长久的保存 。”(《大统帅成吉思汗兵略》274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重视军队通讯联络和交通运输的畅通无阻 。据史料载,差不多他每到一处,在五十、百里以内各设一释站,仅送信报息的驿站所备用马就达三十多万匹 。成吉思汗当时对修筑桥梁、开山修路也非常重视 。他出征花刺子模国,渡过伊力河时,垫木头、铺石子修的桥就达四十八座 。察阿歹西征中渡过沙拉坦河时,就修了十八座桥,使全军安然渡河 。除此以外,过山越岭时也修了许多小路,从而对来往人马、车辆、商贾、游客创造了极为方便的条件 。这样两大洲各国之间的来往联系也更加方便,路程也缩短了 。作战时军队之间相互联络信号方面,也都采取了妥善的办法和制定了必要的制度 。例如制定往步和乘马联络外,用吹号、色旗互相联络等 。
【成吉思汗领导的十大经典战役 看成吉思汗军事思想】成吉思汗一生勒马跨鞋驰骋在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广阔战场上,创造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战略战术,丰富了世界军事科学史的宝库,给人类留下了宝贵遗产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