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历史东京大审判的历史功绩与缺憾( 三 )


由于美国的包庇 , 虽然侵华日军实施细菌战、化学战早已真相大白 , 但日本政府至今仍不认错 。不愿反省或否认自己过错的民族 , 极有可能重蹈覆辙 。
第四 , 受美国“冷战”政策使然 , 虎头蛇尾是东京审判的明显缺陷 。
二战结束后 , 美国的对外政策明显地转向反苏、反共、反对中国革命 , 企图把日本变成亚洲的反共前哨阵地 。美国陆续释放了大资本家鲸川和航空工业巨头中岛等人 。这些人没有受到审判 , 也就使日本侵略的根源没有得到彻底揭露 。1948年12月24日 , 即对7名甲级日本战犯执行绞刑的第二天 , 麦克阿瑟总部宣布 , 释放仍在巢鸭监狱中服刑的岸信介等19名甲级战犯嫌疑犯 。1949年10月19日 , 又宣布对乙、丙级战犯也结束审判 , 不再逮捕、搜查战犯嫌疑犯 。1950年3月7日 , 更悍然颁布“第5号指令” , 规定所有根据判决书仍在日本服刑的战犯都可以在刑满前按“宣誓释放制度”予以释放 , 这实际上变相地否定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判决 。
从1950年10月到1952年8月 , 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 , 吉田茂内阁政府先后为18万左右的军国主义分子解除“整肃” , 使他们重返政坛 , 窃据要职 。到1958年4月7日 , 所有未服满刑期的日本战犯都得到了赦免 。甲级战犯岸信介被释放当年即当选为国会议员 , 后又出任日本首相 , 组成“战犯内阁” 。其结果导致日本国内弥漫着“集体无罪意识”:既然身居高位、掌握国家大权者无罪 , 日本就无罪;既然天皇、政府、各级官员没有战争责任 , 所有罪责都在25名战犯身上 , 只要惩处了他们 , 日本的战争罪责就“洗净”了 。从而 , 使日本多数政要不愿意认真反省和悔改战争责任 , 尤其是使日本右翼势力否认、歪曲、美化其侵略历史的言行大行其道 。
由于“冷战”政策的需要 , 美国颠倒是非 , 黑白不分 , 毫无正义可言 , 竟在《对日和约》中不承认日本1941年12月7日以前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战争 , 结果使日本在战后没有认真进行战争赔偿 , 而且使日本国民没有像德国国民那样有一种负罪感 , 对日本法西斯仇恨不起来 。还使日本残余的军国主义思潮不断泛滥 , 残余的军国主义右翼团体组织得以发展 。到1952年 , 以原将军级或上校级旧军官为主的极右翼团体有60个 。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末 , 日本右翼团体组织由400多个增加到900多个 ,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崇拜天皇制 , 否定侵华战争 , 反对道歉 。
【二战历史东京大审判的历史功绩与缺憾】总之 , 二战结束前后 , 美国对日本采取保留天皇制 , 成为战后日本重建右倾保守政治体制的政治基础和精神支柱;美国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并包庇、赦免一大批犯有侵略战争罪行的日本战犯 , 且用“冷战”政策予以呵护 , 使日本战后一直没有认真反省和清理对外侵略历史 , 为日本军国主义思潮的复活提供了温床 。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少数右翼势力否认、歪曲和美化其侵略历史的谬论肆意泛滥 , 为军国主义战犯招魂的闹剧连年迭演 , 政治右倾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主要历史渊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