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将领宋景诗脱离清政府起义失败后被杀害

在对宋景诗简介前 , 我们有必要提及一下晚清时期的名将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可谓是晚清政府最倚重的满清将领 , 曾参加过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等对内战争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太平天国北伐时 , 李开芳、林凤祥就是败于僧格林沁的手下 。而宋景诗 , 则是配合捻军将领张宗禹击毙僧格林沁的农民军事起义领导人 。
宋景诗是山东堂邑人 , 出生于1842年 。宋景诗从小练就一身武艺 , 因此在早起也是以卖艺收徒为生 。后因山东灾荒 , 时值捻军进入山东 , 因此宋景诗参加了白莲教起义 。宋景诗部下的士兵 , 皆以黑旗为号 , 因此被成为黑旗军 。他率部首先攻克沙镇 , 进而进攻东昌府 , 先后转战山东十余座县城 。
1861年 , 清政府派胜保进入山东 , 镇压起义军 。在遭受到胜保大军的猛烈攻击后 , 宋景诗不得已投降了清军 。在胜保的推荐下 , 宋景诗被任命为五品武官 。不久因和捻军作战时 , 宋景诗多次假装战败 , 被清政府革职 。之后又因陕西回民起义 , 宋景诗和胜保一起远赴陕西 , 镇压回民 。
1863年 , 宋景诗脱离清政府 , 再次起义 , 并在临清一带击败清军 。时在山东一带和捻军作战的正是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率部包围了临清 , 宋景诗趁着夜色 , 突出重围 , 半个月之内 , 转战直隶、山东、河南三 。僧格林沁对其紧追不舍 , 宋景诗联合捻军张宗禹在曹州一带设伏 , 将僧格林沁击毙 。
后捻军起义失败 , 宋景诗独自流落江湖 , 被安徽巡抚英翰发现踪迹 , 将他逮捕后杀害 。
宋景诗骑兵
有一部体现宋景诗起义的电影 , 是拍摄于1956年的《宋景诗》 , 是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古装战争大片 。在影片中宋景诗骑兵的规模 , 可谓是相当巨大 , 相反的 , 清朝方面运动的则全都是步兵 。而事实上果真如此吗?
首先说一下满清方面 。当年满清建国 , 则主要是靠骑射得天下 。明末清初的时候 , 民间有一句是这么说的 , “满洲满万不可敌” 。也就是说满族的骑兵满一万 , 就是天下无敌了 。而虽然满清在建国的过程中 , 这个神话般的传说先后被袁崇焕和李定国打破 , 但他们对自己的骑兵素质还是相当信任 , 因此每个皇室子弟 , 都必须学习骑射 , 以致于在若干年后 , 火器大炮横行的年代 , 他们依然使用的是骑兵和弓弩 。
宋景诗所在的地方隶属于山东 , 因为山东离北京不是很远 , 因此山东也是满清政府极为重视的一块区域 , 其行政位置大致仅次于直隶 。所以山东发生动乱 , 清政府会有很大的可能 , 派遣嫡系的骑兵进行镇压 。而宋景诗原先是卖艺和武术教练出身的 , 跟随他的人 , 大多都是他的弟子和朋友 。其后逐渐收编的力量 , 也属于农民力量 。农民力量在先期没有那么多训练素质和条件 , 因此宋景诗骑兵在早期是不存在的 , 也基本可以定义为电影的艺术加工 。
宋景诗因为第一次失败 , 投入了胜保的麾下 , 有一段比较长的“招安”经历 。在清军的队伍中打拼了一段时间后 , 其个人和部下应该具备了骑兵指挥和运用的能力了 。所以这也是他和僧格林沁的交战中 , 可以将僧格林沁一举击毙的主要原因之一 。
宋景诗起义
宋景诗起义是一场发生了中国近代史上山东人民反抗满清统治的农民军事运动 。这场起义以其首领宋景诗命名 , 对满清政府的腐败统治给予了沉重的打击 。
宋景诗起义最初发生了1860年 , 当时山东地区发生灾荒 , 地里几乎颗粒无收 。宋景诗早年在民间教习武艺兼卖艺为生 , 因其行侠仗义 , 所以在民间有着较高的威望 。当时宋景诗率领着万余农民 , 冲进府衙 , 逼迫县官免去征税的钱粮 。
【满清将领宋景诗脱离清政府起义失败后被杀害】第二年 , 捻军势力进入山东 , 宋景诗便加入了白莲教 , 开始了反清运动 。聊城沙镇刘家河一带 , 召集了万余人 , 打起黑旗作为行动的号令 , 因此人们称其为黑旗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