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活埋日军 孙立人缅北战场活埋日本兵之谜( 三 )


也就是说,在八路军高级将领林彪所掌握的信息中,国军部队对日本俘虏的确不够宽容,存在杀俘虏甚至用活埋、火烧、剖肚等方式杀日本俘虏的现象 。对于国军杀俘虏的说法,史沫特莱在其《中国的战歌》一书中也有提到:
“杨团长一次讲话中……说:‘九一五团的前身是一三一师,全师人打光了,仅剩下一个团,大多数人是新兵 。我们牺牲了许多军官师部提拔我当了团长 。’一个军官告诉我,抗战头几个月里肉搏中对举手投降的鬼子决不宽恕 。全中国都知道南京大屠杀案,几十万老百姓和动不了的伤兵被鬼子杀害了 。杨团长一看到恳求饶命的鬼子就高喊:“杀!杀!杀!”身先士卒,冲向敌人,不留一个活的 。”(《史沫特莱文集1中国的战歌》,新华出版社1985年09月出版p370)
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滇缅会战中,远征军老兵张体留在回忆腾冲之战时说:“说老实话,当时年轻,看到日本人来投降,眼睛已经打红了,因为家乡人被打死太多了,战友也被打死太多了,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就一排冲锋枪把他们都打死了 。”[详细]
由此可见,由于日军在华罪孽深重,国人深受其害,远征军战士在战场上由于仇恨过深而杀日本俘虏的情况恐怕也在所难免 。
现有的战史资料水分较大,不排除存在为“尊者”、“胜者”、“受害者”讳的情况
现有的战史资料中歼敌和俘敌数据都是由作战部队自己上报并写入资料的,这中间不可避免的存在多报战功或者隐藏不合理行为的情况 。
比如,关于孙立人一战成名的仁安羌大捷的歼敌情况,孙立人、白崇禧、孙克刚、当时直接与敌作战的113团团长刘放吾都宣称:“敌遗尸1200具,解英军7000多人之危,救出驮马1000多匹,美国教士与新闻采访人员500人 。”(白崇禧回忆录p230)甚至有人说:“仁安羌一役,我军仅以战斗员1121名的113团,与7倍于我之敌军33师团的214和215两个联队主力激战,为国捐躯的官兵计204名,负伤者318名,几占全团战斗力的一半 。但我军却击毙、击伤敌中队长吉柳仲次以下官兵1000多人,并且挽救了7000多英军的生命”(《孙立人将军抗命驰援仁安羌》,《lt;孙立人将军传gt;副刊——印缅抗日战争书刊评论集》p10)
但真实情况是无论当时的敌人数量还是最后歼敌人数都有所夸大 。就歼敌人数而言,据1942年4月20日罗卓英给蒋介石的战况报告说:“现据孙师长皓未报称:……敌向南退却,其死伤约500余名,我亦伤亡百余 。”(郭汝瑰《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p1131;《抗日战争正面战场》p1419)当时的远征军美方指挥官史迪威在其日记中也说:“38师(孙立人的师)重新占领了仁安羌,击毙了400名日本人 。”(《史迪威日记》1942年4月20日)也就是说,仁安羌大捷其实敌人死伤人数也就四五百人,而最终战报上却说“遗尸1200具”或者“击毙、击伤敌官兵1000多人” 。
既然在战果上有所虚报,那么即便真的在战场上出现了杀俘虏这种并不是很光彩的事,肯定不会将其写进资料大肆宣扬 。上边提到了国军的确存在杀俘虏的行为,现有的正式文件和战史中找不见任何相关描述 。虽然这种行为不符合日内瓦公约,但与日军杀俘虏的规模和残忍程度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何况中国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最大受害者,所以有所隐讳也就可以理解了 。
因此,可以说的确存在远征军俘虏了日军并将其活埋对外宣称是“击毙”的可能性,但这种行为即便真的存在,也不可能大规模进行,更不可能有人专门对此进行统计,因此1200人这一准确数字还是值得怀疑的 。
以孙立人的留美经历否定此事并不可靠
上述新一军老兵以孙立人留美受过良好教育一事否定其下令杀过日本俘虏,这种观点并不可靠 。诚如叶兆言所言“我们讨论问题,必须就事论事,孙立人是否虐杀过战俘,关键是有没有,不是会不会 。”
别忘了,虽然孙立人在美国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他也参加过淞沪会战和武汉保卫战,对日本在华兽性再熟悉不过,并且他在第二次缅甸战役期间遇到了曾经的老对手第18师团,新仇加旧恨,出现过激行为不是没有可能 。诚如美国人法兰克吉伯在其《日本人记忆中的二战》中说:“任何军队都有可能出现过于粗暴、残忍和不公正 。在交战地区,这类行为往往还会升格,施加到平民和俘虏身上 。在二战期间,美国军人也曾违悖民主社会的教养,干下野蛮残忍的行为 。虽说可能属意外事故,但这类事从一战到越南战争都有发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