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周郎国士无双:竟被一本书冤枉了他2000年( 二 )


查阅史料,周瑜的功绩有目共睹,赤壁之战的“男主角”并非诸葛亮,周瑜也决不是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之辈 。可是,为何到了《三国演义》里,周瑜却变成了一副令人“厌恶”的面孔呢?
周瑜在《三国演义》被刻意的贬低,是出于小说艺术的需要 。罗贯中承袭了“帝蜀寇魏、尊刘贬曹”的创作思路,诸葛亮作为小说的第一主人公,作者当然会不遗余力地去烘托、渲染 。为了突出诸葛亮,罗贯中不仅虚构了许多情节,还巧妙地“移植”了周瑜的功劳 。比如,诸葛亮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这才使得孙刘成功联盟共同抗曹;草船借箭,巧借东风,周瑜方能赤壁建功,否则就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了 。对周瑜性格上的“恶搞”,也是为了映衬和对比诸葛亮,周瑜气量狭小、意气用事,方能显示诸葛亮的宽宏大量、沉稳老辣;周瑜处心积虑,诸葛亮则从容不迫;周瑜魔高一尺,诸葛亮就道高一丈 。可叹!周大都督虽智勇兼备,但在诸葛亮面前,却总是捉襟见肘,生生地沦为了陪衬 。
虽然《三国演义》里周瑜的“劣迹”已妇孺皆知,但是,小说终究是文学艺术作品,不能等价于真正的历史,所以对于那个“声誉不佳”的周瑜,我们不妨一笑置之 。
先人用智慧和鲜血交织成一部部荡气回肠的传世巨著,睿智中华,龙之传人,若能尽数领略,定可早日扬名立万,安邦定国,兴复中华 。《军眼新视野》竭力挖掘中外伟人遗留“宝藏“为中华崛起尽绵薄之力,感谢读者亲览,必为志存高远之人,愿与君共勉!
编者目的在于多角度解读先人,发掘伟人遗慧,。文章中必有片面、失实、缺点、遗漏或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朋友包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