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之谜 究竟是谁设计紫禁城光材料准备了11年
【历史之谜 究竟是谁设计紫禁城光材料准备了11年】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唐代骆宾王寥寥几句诗,就把世人对帝王宫殿的尊崇与好奇表现出来了 。今年10月10日,是故宫(微博)博物院建立85周年的纪念日;同时,今年也是故宫建成590周年 。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几百年来一直无比威严和神秘,直到被辟为博物院后,其真实面貌才逐渐向世人公开 。
故宫雄踞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将北京城分为东、西两部分,城墙内的面积约72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明、清两代24位皇帝就居住在这里,几百年多少军国大策都由此发出,改变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命运 。
关于故宫的文献与实物异常丰富,可惜的是,独缺建筑设计者的资料 。在那个时代,工匠的社会地位不高,虽说初建时有几百万人的建筑大军,留下姓名的却屈指可数,至于设计者是谁,就更成了历史之谜 。
1402年,一直镇守北方的燕王朱棣费尽心机,终于夺取了自己侄儿建文帝的天下,当上了大明王朝第三个皇帝 。据说,当朱棣的军队攻破都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时,建文帝在火海中下落不明 。朱棣从此留下了一块心病,总是担心建文帝会从某个地方冒出来 。朱棣登基不久,一心想为建文帝报仇的御史大夫景清在朝堂上意图谋刺,险些要了朱棣的命 。这之后,他经常做噩梦,加上又不习惯南京湿热的天气,便强烈怀念起居住多年的根据地北京来 。
4年后,以丘福为首的大臣,建议在北京修建一座新的宫殿,朱棣非常开心,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一场浩大的工程于是拉开了序幕 。朱棣先派出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去开采名贵的木材和石料,然后运送到北京 。光是准备工作,就持续了11年 。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崇山峻岭里,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为此丢了性命,后世留下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价 。开采修建宫殿的石料,同样很艰辛 。现在保和殿后那块最大的丹陛石,开采于北京西南的房山 。
史书记载了运送它时的情景:数万名劳工在道路两旁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到了寒冬腊月气温足够低时,就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用了28天的时间,才送到了宫里 。此外,还要在苏州烧制专供皇家建筑使用的方砖——金砖,山东临清也要向北京运送贡砖 。这些各地的材料大部分经由大运河船运而来,因此才有了“先有大运河,再有北京城”这句俗语 。
推荐阅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历史上被裸刑处死的三大美女 她们都国色天香
- 轶事:历史上有个皇帝养了私生子还不敢承认
- 佤族的历史在“司岗里”中是怎样体现的
- 揭秘历史上最真实的反清复明以及失败原因
- 青面兽杨志到底有没有历史原型 杨志的性格特点
- 秦二世胡亥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秦二世胡亥
- 明朝疆域 历史排名前三鼎盛时无人敢碰领土
- 解析宋美龄长寿之谜 宋美龄为何能活到106岁?
- 中国历史上的疯狂裁员 唐太宗时期裁员七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