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68年前美军“火烈鸟行动” 为救盟军战俘( 二 )


而温莱特将军等盟军高级将领的情况,一直是美国军方十分关注的事情 。为此,1945年5月,日美通过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和瑞士等中立国,达成了第三次日美交换船的协议 。日本试图通过交换船,接回由于德国战败投降而被美军拘留的日本驻德大使大岛浩和其他驻德的日侨,作为交换条件 。美国军方希望以此来换回1943年在菲律宾被日军俘获的温莱特将军等数十名美军高级战俘,但是这一协议由于战争的快速结束而没有最终实施 。
代号为“火烈鸟行动”的战俘营救计划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前后,美国战略情报局制定了一系列营救计划 。按照该计划,美军为了营救在日本各地关押的盟军战俘,防止最坏的事情发生,设立了战俘营救小组,并向战俘营区域空投各种物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关押在日本各地的盟军战俘解救归国 。
美国战略情报局在解救盟军战俘的诸多计划中,有一项代号为“火烈鸟行动”的战俘营救计划 。该计划所针对的,就是日军远在中国东北设立的沈阳盟军战俘营内关押的盟军战俘 。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火烈鸟行动”计划的文件上,解救战俘的任务非常明确 。那就是战略情报局成员在战争胜利那天,只要一接到通知就马上飞往哈尔滨解救美国和其他盟军战俘 。这组人的任务是立即在当地与所有的盟军战俘营取得联系,然后通知美国司令部战俘营中的战俘人数、身体条件等,尽可能提供必要的医疗帮助,并咨询战俘中的高级美国军官是否需要给身体条件较好的战俘发放武器来保护他们 。
1945年5月,美国战略情报局营救小组成员受命抵达云南昆明美军基地待命 。营救小组成员之一的美国战略情报局成员霍尔·雷斯(中文名字李和德),在美国期间就接受了汉语和俄语的系统培训 。1945年5月,霍尔·雷斯受命抵达云南昆明美军基地待命 。
“火烈鸟行动”的营救人员成了日军俘虏
1945年8月16日,日本政府刚刚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第二天凌晨4时30分,美国空军的B-24飞机就载着美国战略情报局“火烈鸟行动”战俘营救小组人员,前往沈阳营救被日军关押在沈阳盟军战俘营中的战俘 。
同日上午10时45分,飞机到达了沈阳上空,6名“火烈鸟行动”战俘营救小组成员在距离战俘营以南几英里的沈阳东塔机场附近跳伞成功 。此外,B-24飞机还在沈阳上空用降落伞给战俘营救小组人员空降了武器、通讯、医疗设备等 。
随后,战俘营救小组在中国百姓的帮助下开始寻找战俘营的位置 。战俘营救小组一行6人在走出大约半英里的时候,遭遇了日本巡逻队,营救小组一行6人被端着上了刺刀步枪的日本兵包围了,最后成了日军俘虏 。随后,战俘营救小组成员被日本人蒙上眼睛带到了当时沈阳的奉天日本宪兵队队部(现沈阳故宫博物馆办公区) 。同日14时左右,日军承认已经从广播里了解到战争结束的消息,但强辩说还要等待东京方面的命令 。为此,战俘营救小组成员当天没能进入盟军战俘营,但是他们已经不被当成战俘来对待了 。当晚,日军将他们安排在当时的奉天大和旅馆(现沈阳中山广场附近的辽宁宾馆)住宿 。
8月17日上午,战俘营救小组一行6人被带到了奉天日本宪兵队队部 。此时,奉天日本宪兵队内的日军告知已经接到了东京方面投降的命令 。在日军的引导下,战俘营救小组一行6人来到了位于沈阳东郊的沈阳盟军战俘营 。在战俘营,营救小组成员首先与当时战俘营里最高级别的盟军战俘乔治·帕克将军进行了沟通,让他了解了战争结束的事实,并了解到温莱特等盟军高级战俘并不在沈阳 。
战俘们获得了自由,并接管了战俘营的管理权 。他们在战俘营中欢呼雀跃,唱怀念家乡的歌曲、看电影、举行联欢会等 。被日本人长期扣留积压在库房中的国际红十字会,以及战俘家属寄来的各种物品,也陆续全部发放给了“战俘们” 。
8月20日,一部分苏联红军来到战俘营,其中一个军官站在医院的台阶上大声宣布:“从现在开始你们自由了!”此刻,先后关押了2000多名盟军战俘近3年时间的“奉天俘虏收容所”解散了 。战俘们的囚禁生活彻底结束了 。战俘营的日本看守被解除了武装,并成为了被看管的对象 。
温莱特将军参加了日本投降仪式
在确认了沈阳盟军战俘营中被日军关押的战俘安全后,盟军战俘营救小组组成了以拉马尔少校为首的营救小分队前往西安县执行营救任务 。
8月18日一早,拉马尔少校一行在两名日本人的随同下,前往火车站开始北上 。经过一天一夜的奔波,拉马尔少校一行来到关押温莱特将军等人的日军沈阳盟军战俘营第二分所-西安战俘营,见到了被日军折磨得瘦骨嶙峋的温莱特将军等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