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扬州让诗人魂牵梦绕:435首诗篇歌吟扬州
唐代,是扬州历史上的第二个繁盛时期,很多文人墨客在扬州流连忘返,并留下不少诗词佳作 。
【唐代的扬州让诗人魂牵梦绕:435首诗篇歌吟扬州】唐代扬州繁荣景象
“唐代,是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繁荣、最强盛的时代,是一个最开放、最浪漫的时代!”昨天下午,讲座一开始,华干林称,“唐诗,则是记录这个浪漫时代最华美的文字,也是我国古人留给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
华干林认为,唐代的扬州,农业、手工业、商业、航运、文化(宗教)、工艺美术、文学艺术诸领域,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唐代的扬州,之所以能够称为大唐重镇,首先是因为它的政治地位高 。扬州虽然不是都城,但大唐中央对它特别重视 。”他举例说,唐初设扬州大都督府,有些朝廷功臣、重臣死后赠为扬州大都督,可见扬州大都督府已成为一种荣誉 。淮南节度使是中唐之后所置,治所在扬州,担任淮南节度使的人,同样是朝廷重臣 。
唐朝有“犯夜”的罪名,扬州没有“宵禁” 。因此,因交通便捷,市场繁荣,开放的城市管理,让扬州不仅白天热闹,而且形成了夜市 。这样繁华景象,令来自北方中原的人们惊奇不已,因此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前来观光旅游,他们在此留连往返,纵情放歌,用诗歌记录了扬州的繁荣景象和市井生活 。
唐代至少有158名诗人
写下吟咏扬州的诗篇435首
那么,唐代到底有多少诗人来过扬州呢?
骆宾王、李颀、王昌龄、孟浩然、崔颢、李白、高适、韦应物、顾况、戴叔伦、王建、刘禹锡、白居易、张祜、姚合、李商隐、杜牧、温庭筠、杜荀鹤、罗隐、韦庄……华干林称,这是唐代游过扬州的部分著名诗人,“扬州大学李坦先生主编《扬州历代诗词》,收录了唐代158名诗人吟咏扬州诗篇435首,当然这肯定是不完全统计的数据 。”
此外,清朝初年编修《全唐诗》汇集唐代诗歌的总集,全书共九百卷,收录唐代诗人2529人的诗作42863首,这可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诗歌总集,而主持编撰者曹寅,康熙名臣、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管理江宁织造、巡视两淮盐漕监察御史,编撰地点就是扬州书局——天宁寺 。
李白曾六次游扬州
第一次花了约合人民币1个亿
华干林称,史料记载李白曾六次游扬州,“第一次来是在开元十四年(726),当时李白在扬州逗留半年 。‘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三十万金是什么概念?有人做过计算,按当时的物价,可购米三十万石 。古代一石是今天的150斤,三十万金可购米四千万斤,换算成今天的物价标准,约合人民币1个亿 。”足以说明李白非常有钱,也说明了扬州是一个非常富庶的地方 。
离开扬州,李白又漫游江汉,结识了诗人孟浩然,李白对孟浩然推崇有加,经常为孟浩然点赞,还经常向孟浩然讲述他在扬州的经历,吸引了孟浩然的浓厚兴趣,孟浩然启程游扬州,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饮酒话别,吟咏出一首千古绝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为扬州打造了一张永不褪色的城市名片!
华干林称,天宝八年(749),李白再游扬州,在这次游览中,他登临了扬州栖灵塔并留有《秋日登栖灵塔》诗 。到了天宝十三年(754),当年李白54岁,也这是他最后一次游扬州 。“我们现在看到的《李翰林集》是李白的族叔、时任宣城太守的李阳冰所编,《扬州历代诗词》记录了李白有关扬州的诗13首 。”
白居易刘禹锡共登栖灵塔
扬州让“高富帅”杜牧魂牵梦绕
长庆二年(822)7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824年5月,被任命为苏州刺史,与刘禹锡相伴游览于扬州、楚州一带 。其中,《长相思》中就写道:“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
宝历二年(826),白居易与刘禹锡相遇扬州,共登栖灵塔,互有唱和诗 。对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中的“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中回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杜牧是晚唐时期的诗文大家,典型的“高富帅”,其祖父杜佑曾在扬州做过淮南节度使 。杜牧考上进士后,大和七年(833)来到扬州,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儒手下做幕僚,为节度史掌书记,此时的杜牧正值少壮,血气方刚,又是新科进士,更是贵胄之后,来到这春风十里的扬州,怎不如鱼得水,神采飞扬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