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代皇太后慈禧肖像留下的千古之谜
哪个慈禧更真实?
荷兰人华士·胡博用他的两幅慈禧油画肖像,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百年谜题 。这两幅画,容貌的细节不同,精神气质更是迥异,这是什么原因呢?哪幅画更接近晚年慈禧的真实面貌呢?
如果慈禧知道这位画家还另外为她画了一幅肖像,她还会对他说“Good”吗?
当一位荷兰画家把他绘制的肖像小样交给慈禧审阅的时候,太后出人意料地用英语评价道——“Good!”
这是1905年曾经真实发生的一幕 。慈禧讲出这句英语并不奇怪,此前,她曾多次问过当时担任外务部右侍郎的伍廷芳,英语中“好”字怎样说 。慈禧也曾向伍博士问过其他一些英语词汇的发音 。不过,也许由于潜意识的作用,她从来没有问过英语里用得最多的两个词汇——“谢谢”和“对不起” 。不管怎样,说“Good”,证明慈禧对这幅画十分满意 。然而,对画家来说,令客户满意的作品,一定是最真实的么?至少,这位叫做华士·胡博(Hubert Vos)的画家心中,大概不作如是想 。如果说“Good”的慈禧太后知道他此时心中打的主意,只怕会改用满清十大酷刑来招待这位客人 。因为,这位荷兰画家还另外为她画了一幅肖像,太后并没有见过 。
如果到颐和园参观,在德和园里可以看到一幅镶嵌在落地镜框里的油画,高234.5厘米,宽144厘米,画中的慈禧坐在硬木靠椅上,透视合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显得保养极好 。2007年专程从荷兰赶来修复这幅油画的文物专家安娜·范·格里文森评价道:“几乎可以感到太后脸颊上脂粉的质感 。”在很长时间里,人们都认为这是慈禧的油画肖像中最为真实准确的一幅 。能得到这样的评价,与华士·胡博的艺术造诣是分不开的 。
华士·胡博,本名Hubert Vos,1855年生于荷兰,在中国期间一度用名胡博·华士,但被清朝官员提醒在中国姓应在前,于是改而自称华士·胡博 。他是荷兰最出色的肖像画画家,曾为荷兰女王、朝鲜国王、李鸿章、袁世凯等绘制过肖像 。他是欧洲最早开始重视有色人种肖像画的艺术家,也是唯一为慈禧画过像的男画家 。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德和园里这幅画,并不是华士·胡博为慈禧所绘的唯一肖像 。1906年,他在巴黎画廊展出了另一幅慈禧的画像 。画中的慈禧完全没有德和园所存油画中的慈祥温和,而是带着咄咄逼人的表情 。展出中曾有报刊评价此画——“最佳处就是双眼,让人直视片刻就不得不闪避开,仿佛这位东方的太后就在你的面前,肆意燃烧着她的权势和淫威 。”这幅画现存于哈佛大学福格美术博物馆 。
颐和园和巴黎画廊,哪一幅肖像才是慈禧的真容?
那么,这两幅画中,哪一幅更接近真实的慈禧呢?华士·胡博虽然曾两次访问晚清的中国,但是他见到慈禧并为其画像的机会,只有一次 。
华士·胡博第一次到中国,是1899年 。说来这次旅行颇有些浪漫,那是他环球结婚旅行的一站,他娶了夏威夷公主凯克拉尼(当时夏威夷在一位女王的统治之下,还没有并入美国) 。在中国,他曾经为庆亲王奕劻、李鸿章、袁世凯等画像,并曾提出想为慈禧和光绪画像,但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 。不过这几张画还是为他带来了机遇 。1905年,慈禧命人邀华士·胡博来中国为自己画像,其原因据说是因为看到了胡博为奕劻所绘肖像,十分欣赏 。
1905年6月,经伍廷芳邀请,胡博来到北京 。从6月20日开始,共画了四次,但他并不知道绘画的地点 。他的记述称,是从兵部衙门随同伍廷芳和载振前去画像的,“走入城关,看到荷塘环绕花园,乘小船进入,而后在殿宇中等待太后的到来 。”后人估计,胡博作画的地点是中南海,在当时慈禧经常居住的仪鸾殿附近 。胡博回忆当时“光从左侧射来”,这正是巴黎展出的那幅画很鲜明的特征 。在这里,胡博画出了肖像的小样,而后在酒店将作品完成,在获得酬劳后离开中国 。三年后,慈禧死去,胡博再不曾见过这位太后 。
【清朝末代皇太后慈禧肖像留下的千古之谜】由此可以推断,两幅画像,描绘的都是1905年的慈禧,时年69岁 。显然,在巴黎展出的那幅慈禧肖像,更为符合这个年龄 。
也有与此结论相反的证据 。首先,现存当时慈禧的照片中,其形象与德和园的画像更为接近 。颇有人回忆慈禧晚年保养得法,显得比真实的年龄年轻 。不过,考虑到当时的照片都要经过严格的修版,真人与照片相差很大的现象并不罕见 。其次,在胡博的回忆中,绘画现场宝座后面是竹林图案的帘子,慈禧身边有盛放苹果的盘子,两边还有孔雀毛大扇 。这些,都与德和园画像的背景更为一致 。
推荐阅读
- 清朝皇帝过年旧俗 与群臣分食不加任何佐料白片肉
- 清朝服饰之 清代镶边短袄
- 清朝格格的一生 大多寿命不长而且没有后代
- 清朝才智过人的周培公为何被康熙发配盛京?
- 清朝唯一的一例太监干政 寇连才是什么样的下场
- 大清朝为什么没有宦官乱国现象?
- 清朝驸马太憋屈 公主不宣召不能同床
- 清朝姑娘出嫁为何要坐轿?与乾隆皇帝有何关系
- 末代皇帝溥仪生母的死亡真相竟是吞鸦片自杀
- 一句话点评清朝十二位皇帝 句句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