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他是汉朝历史上最杰出的守成之君?( 二 )
3.学者邓宏图的考证,武帝时期平均一年的国家财政盈余为40亿钱,再加上皇室财政盈余43亿,一共约83亿钱 。
4.学者分析:当时西汉人口最多四千余万,汉武帝几十年穷兵黩武,不只是对匈奴,也用兵于西域,朝鲜和岭南等地,最严重的一个后果就是“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在武帝末年,由于常年征战,民不聊生,起义暴动此起彼伏 。朱熹对后期武帝的评价就是“去秦始皇无几” 。
第二,有仁德不乏武略,不仅能够以仁德为主,以法为辅治理国家管理臣下,克己守法不以情感干涉法律,又有能力抵御外敌 。
1.《孝文帝本纪》众臣道,“皇帝陛下加大恩惠于民,这种盛德,不是臣下等人能够想到的 。请奉行皇帝的诏书,废除一人有罪,家人收为奴隶的以及其他连坐的法律 。”
2.《孝文帝本纪》……现在的刑法有黥面,去鼻,割足趾的三种肉刑,而不能禁止奸邪过失何在?……刑法以至于四肢肢体,刻刺肌肤,处罚终生不止,是何等的痛苦而不合道德,那会合于为民父母的心意呢!应该废除肉刑 。”
文帝废除连坐,肉刑等严苛的法律,文帝不仅仅会以仁德治国,但是同样也会结合仁德依法治国,虽然刘恒作为人来说也是有喜怒哀乐的,有时也会生气,也是有情感的,也想一切都按自己的意愿来办理,但是不会让愤怒或个人的情感来干涉法律,树立了克己守法的良好典范 。
《资治通鉴》卷14,460-461页,…….文帝发怒说,此人惊扰了我的马,仗着这马脾性温和,加入其它马能不伤害我吗?可廷尉却叛他罚金!张释之解释说,“法律对天下人一样公平 。这一案件依据法律就是这样判罪的;加重罪罚,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了 。况且,在他惊马之,如果皇上派人把他杀了也就算了 。现在已交给廷尉,廷尉就要为天下主持公平,稍有倾斜,天下法律就可轻可重每个标准,每个标准,百姓怎么安放自己的手脚呢?请陛下省察 。”文帝思虑了一会儿,说:”廷尉的决定是对的 。”其后有人偷盗高祖庙中神位前的玉环,被捉住,文帝大怒交给廷尉治罪 。张释之奏报…….案犯应该在街市斩首 。文帝大怒说,此人大逆不道…….应该灭他全族,而你却依法判他死罪,不是我供奉宗庙的本意 。张释之免冠顿首谢罪说:“依法判,这样足够了 。况且罪要分等次,……..万一愚昧无知之辈挖掘长陵,陛下有怎么给他加以更重的刑法呢?于是文帝向太后说明了情况,批准了张释之判刑的意见 。
文帝早在代国就重视边防,保护代国边境免匈奴侵犯十七年,没有武略怎能成功?当了皇帝后,多次派兵打败匈奴 。虽然不能和汉武帝时代的征伐匈奴,攘夷拓土的武略相比,但是客观上汉朝这时的实力也不能和汉武帝时期比 。
而且文帝善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另一次济北王刘兴居趁汉文帝前往代地讨伐匈奴,起兵反叛于偷袭荥阳 。于是文帝停止派丞相讨伐匈奴的军事行动,派遣棘浦侯陈武为大将军,率兵十万攻击叛军,派祁侯缯贺为将军驻防荥阳 。一道诏书瓦解了刘兴居的军心,最后攻破济北王的部队,俘虏济北王 。而且该惩罚的还是会用法律来制裁,后来淮南王刘长,废除先帝的法律,不听天子的诏见,生活无节度……意图危害社稷宗庙 。文帝不忍心将刘长弃尸于市,而文帝去掉了他的王位…….最后刘长未到处置的地方就病死在路上 。
1.《孝文帝本纪》后元六年冬天,匈奴三万人侵入上郡(今陕西延安),三万人侵入云中(今山西归化),文帝以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驻军与孤(今广昌县);前楚国国相苏意为将军,驻军于句注(今山西代州);将军张武屯兵北地,河内太守周亚夫卫将军,驻军细柳(今山西咸阳),宗正刘礼为将军,屯位居霸上(今陕西咸宁),祝兹侯(应为松兹候)徐悍为将军,驻军棘门(今陕西长安),以防备匈奴入侵,过了数月,匈奴不敢来犯,随即罢兵 。
2.《孝文帝本纪》七月,辛亥日,文帝由太原到长安,乃下诏书道,“济北王违背道德义,反叛皇帝,连带误陷济北的官吏民众大逆不道 。济北的民众,如果在我的军队未到以前,先自安定其地,以及以军队和地方都邑投降的,都赦免其罪,恢复以前的官爵,与济北王刘兴居有来往的,也予以赦免 。”八月,攻破济北王的部队,俘虏济北王,赦免了济官吏民众与济北王造反诸人的罪 。六年,群臣之中有人报告:“淮南王刘长,废除先帝的法律……刘长未到被处置的地方就病死的路上 。文帝很怜惜,以后十六年,追尊淮南王刘长,谥号为厉王,立了他的三个儿子为王,刘安为淮南王,刘勃为衡山王,刘赐为庐江王 。相比以前,进一步削弱了诸侯的势力 。
推荐阅读
- 李白真死于自己的水中捞月吗?他是怎么死的
- 汉朝时期的西域国 最小的国家只有27户194口人
- 当岳飞的妻子红杏出墙 他是怎么处理的
- 历史上哪条神秘预言 让汉朝皇帝们恐惧了几百年
- 汉文帝刘恒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 二十四孝故事 卖身葬父的故事
- 历史如何评价铫期 汉朝名将铫期的后世地位如何?
- 汉文帝男宠邓通如何因汉文帝的奇梦而发大财
- 王梁的故事 历史如何评价汉朝名将王梁
- 傅俊的儿子是谁 汉朝名将傅俊的子孙后代有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