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最伟大的军事家 红色拿破仑图哈切夫斯基( 三 )


1918年末 , 由于克拉斯诺失哥萨克白匪的进攻又使南方战线告急 。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决 定将图哈切夫斯基从东部战线调往南方战线 , 担任南方面军副司令员兼第八军团司令员 。该方面军于1919年下半年转入反攻;紧接着将反攻发展为南线的总攻 , 使克拉斯诺顿河白匪哥萨克军团全军覆灭 。
1919年3月 , 高尔察克匪军在东线集结兵力 , 发动攻势 , 使东线再次告急 , 重新成为共和国的主要战线 。根据列宁的指示将图哈切夫斯基从南线再次调往东线 , 担任5军团司令员 。这个军团在图哈切夫斯基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战 , 打败了高尔察克 , 取得了重大胜利 。列宁对此十分满意 , 并表扬该军团说:“在1年内由1支不大的集群发 展为具有坚强革命斗志的军团 , 在保卫伏尔加河和粉碎高尔察克部队中团结战斗 , 取得辉蝗哉果 。”列宁得知第5军团根据图哈切夫斯基倡议 , 在军内自己办训练;班培训红军指挥员时 , 非常满意 。图哈切夫斯基有1次去给列宁汇报工作 , 列宁当面称赞他说:“这是1项明智的倡议 。”接着责成他“就这个问题起草1份报告 , 送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 , 以便在全军推广” 。
1920年1月 , 因罗斯托夫和新切尔卡斯克被邓尼金匪徒占领 , 使高加索战线告急 。列宁马上下令 , 任命图哈切夫斯基为高加索方面军司令员 。他到职后立刻部署兵力 , 于1920年2月下旬便转入反攻 , 于同年3月全歼邓尼金窜入高加索的重兵集团 。
喀琅施塔得发生暴乱事件后 , 以季诺维也夫为首的保卫彼得堡委员会及彼得堡军区的军政首脑表 现得软弱无力 , 束手无策 , 惶恐万分 。为了平定叛乱 , 列宁决定派图哈切夫斯基作总指挥 , 彼得堡军区陆海军部队全部归他指挥 。3月17日晨3时发起攻击;到3月19九日晨就胜利结束了战斗 。仅用 50几个小时就平定了叛乱 。战斗一结束 , 图哈切夫斯基立即应召去莫斯科晋见列宁去了 。
列宁热诚地接待了图哈切夫斯基 , 对战果非常满意 。在谈话当中立刻又派他去坦波夫省平定安东诺夫匪帮的叛乱 。
列宁对图哈切夫斯基撰写的文章很重视 。比如 ,  他不仅认真阅读了图哈切夫斯基写的《民族战略和 阶级战略》一文 , 而且读后在书上还亲自签名:“列宁存” , 收藏在他个人的图书馆内 。
列宁很重视图哈切夫斯基的意见 。有1次列宁派伏龙芝去接替高加索方面军司令员吉季斯的工作 ,  亲自写了这样1道命令:“立刻派伏龙芝同志去接替吉季斯(应该听听总司令和图哈切夫斯基的意见) 。”

192O年 , 图哈切夫斯基率领部队向维斯瓦河进军 , 进抵华沙时 , 请求总部调拨增援部队 。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和列宁同志于1920年8月5日下令 , 从西南方面军抽调第1骑兵军团和第12、14军团火速增援西线 , 而身为方面军军事委员的斯大林却置中央命令于不顾 , 反而派第1骑兵军团去攻打利沃夫 , 结果造成华沙失利 。后来 , 在总结这次战役的经验教训时 , 图哈切夫斯基直言不讳 , 揭露了事情的真相 。联共(布)中央和列宁同志坚持原则 , 于1920年9月1日下命撤掉斯大林西南方面军军事委员的职务 , 任命古比雪夫接替他的工作 。
1937年5月间 , 图哈切夫斯基本应到伦敦去参加乔治五世的加冕典礼 。不知为什么突然宣布;他因病不能前往英国了;由海军司令员奥尔洛夫替他前往英国参加典礼 。接着任命他为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司令员 , 6月必须去古比雪夫城就职……这一切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百思不得其解 , 他感到斯大林对他的态度急剧而明显地恶化了 。他给斯大林写信 , 想了解贬谪他的根据 , 结果是杳无回音 。
列宁逝世后 , 斯大林执政初期是比较收敛的 , 因为列宁的亲密战友基洛夫、捷尔仁斯基、古比雪夫、 奥尔忠尼启则、伏龙芝等人都健在 。这些人都是图哈切夫斯基的良师益友 , 他们对图哈切夫斯基是了 解、信赖和器重的 。可惜的是 , 这些老一辈的革命家 , 从1924年到1937年的13年间 , 由于种种原因都不幸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 这便使斯大林毫无顾忌地独断专行 , 因而1937年6月11日秘密处决了图哈切夫斯基等著名军事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