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第一大将张任为何不降新主刘备?
蜀中第一大将张任为何不降新主刘备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应该知道 , 此人是刘璋手下为数不多的死节将领之一 , 而且他还在“落凤坡”射杀了刘备的“凤雏”庞统 。最后 , 他中了诸葛亮的诱敌之计 , 被刘备擒获 , 宁死不屈 , 遂被杀死 。
在小说中 , 张任已经很牛叉了 , 但其实在历史上 , 张任的作用和能力恐怕比《三国演义》中更大 。
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历史上的“蜀中第一大将”吧 。
史书上对于张任的记载很少 , 只有聊聊几句话 , 一百个字 。
张任 , 蜀郡人 , 家世寒门 。少有胆勇 , 有志节 , 仕州为从事 。…….刘璋遣张任、刘跂率精兵拒捍先主於涪 , 为先主所破 , 退与璋子循守雒城 。任勒兵出於雁桥 , 战复败 。禽任 。先主闻任之忠勇 , 令军降之 , 任厉声曰:“老臣终不复事二主矣 。”乃杀之 。先主叹惜焉 。
这段记载就是说:张任是蜀郡本地人 , 出身寒微 , 却胆识过人 , 早年跟随刘璋的父亲刘焉 , 刘焉死后跟刘璋 。
刘备袭击巴蜀 , 刘璋派张任等率领精锐部队在涪水关抵挡刘备 , 战败后退守雒城 。后张任出战于雁桥 , 战败被擒 。刘备知道他忠勇 , 希望劝降他 , 但张任厉声回答道:“老臣终不复事二主” , 于是被杀 , 刘备也为之惋惜 。
如果单看史书的记载 , 我们只能知道张任忠义不屈 , 打仗似乎很一般 , 难称大将 。但是 , 通观其它史籍记载 , 我们其实能看到一个更加全面的张任 , 他还是很有能力的 。
上面两条记载出自《益部耆旧杂记》 , 在这部史书中 , 称张任所率部队是“精兵” , 也就是刘璋的精锐部队 。
那么我们就要先看 , 刘璋的精锐到底是什么样的部队呢?
事情还要从刘焉说起了 。
刘焉占据益州后 , 一直都野心勃勃(他早年入主益州就是想有朝一日做皇帝 , 参阅拙作《这是曹操这辈子说的最豪迈的一句话 , 到底是吹牛X还是真性情?》) 。后李傕郭汜乱关中南阳 , 当地百姓多逃亡至益州 。刘焉父子便趁机将北来的人口进行整编 , 收取青壮年组建了一支新的部队 , 叫做“东州兵 。”
英雄记曰:先是 , 南阳、三辅人流入益州数万家 , 收以为兵 , 名曰东州兵 。
刘焉死后 , 刘璋性格懦弱 , 优柔寡断 , 不能制衡好东州兵与巴蜀本地人的关系 , 导致巴蜀人不满 , 引起了一场内讧 。
当时有一个叫赵韪的大官 , 率领巴蜀人攻击刘璋 , 号称要灭掉“东州兵” , 刘璋惧怕 , 死守成都 , “东州兵”为了活命 , 拼死帮助刘璋抵抗 , 结果赵韪战败 , 被部下杀死 。
所以 , 在刘璋的部队中 , “东州兵”就算是他的精锐了 。
笔者认为 , 刘璋派给张任抵挡刘备的“精兵”应为东州兵 。
或许有细心的朋友会问:张任作为巴蜀本地人 , 他有资格有能力统率“东州兵”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 , 我们就要先来看看刘璋用人的模式 。
我们看 , 在背叛刘璋的人中 , 既有张松这样的巴蜀本地人 , 也有法正、李严这样的“东州人” , 这似乎可以说明:刘璋对内部各个派系的协调上很不利 , 导致众叛亲离 。
刘璋用人颇有一些“不拘一格”的意思 , 或许就是这种“不拘一格” , 没有主次 , 不分轻重缓急 , 内外亲疏 , 让他没能理顺巴蜀人和东州人的关系 , 导致双方都有人反对他 。
但也正是刘璋的“大公无私” , 使得相当一批人 , 无论是巴蜀本地人还是“东州人” , 他们是愿意为刘璋尽忠的 。
其中既有来自“东州”的南阳人王连 , 也有来自巴蜀本地的蜀郡黄权 , 他们都是抵抗到最后 , 刘璋投降后才归顺刘备的 。
从刘璋手下人对刘璋的态度可以看到 , 刘璋用人不重派系 , 没有主次 。
推荐阅读
- 民国乱象 第一外交官顾维钧被通缉穿女装逃走
- 蠢笨如猪的安禄山为何能成为大唐军界第一人?
- 西游记中唐僧和孙悟空第一次矛盾竟是因为她!
- 平阳公主与大将军卫青结合 真的是政治联姻?
-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真迹的去向之谜
- 大将尉迟恭 晚年因一句话吓得不敢出门
- 被称为“女真第一美女”的布喜娅玛拉到底有多美
- 大将军王敦为何会成为东晋名士的代表人物?
- 金庸武侠小说中最难练的十大武功 第一名竟是它
- 明末第一美女陈圆圆曾被哪个男人拒之门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