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死亡之谜 太监李莲英成有情有义男子汉( 二 )


文中 , 作者字里行间中提到的两个人难逃干系 , 一位是请客人———江朝宗 , 另外一位则是太监小德张 。小德张 , 清末又一位名噪一时的太监 。因为得到隆裕皇太后宠爱 , 成为二品太监总管 。颜仪民文中多次强调:小德张是李莲英的死敌 。
文章刊登后 , 李莲英被杀于后海的说法开始流行 。但更大的争论也应声而起 。有专家认为故事的细节不合逻辑 , 因为按古代来说 , 行刺都是提着脑袋走 , 没有留下脑袋扛着身子走的 , 而且唐益年再次以史料为据 , 首先排除了江朝宗的嫌疑 。“江朝宗是在宣统二年(1910年)任陕西汉中镇总兵 , 一直到民国二年(1912年)才从陕西回到北京 , 担任北洋政府的北京卫戍司令 , 李莲英死在宣统三年(1911年) , 这时江朝宗还远在几千里之外当总兵 , 怎么去杀李莲英呢?”
同时 , 唐益年也对文中所讲的 , 小德张是李莲英死敌的说法 , 表示不敢苟同 。“小德张比李莲英小很多 , 他是在李莲英出宫后 , 隆裕皇后当上太后时才慢慢得势 , 而且小德张从入宫一直到他出宫 , 从来没在慈禧太后身边当过差 , 所以两人之间根本没有利害冲突 。”
争论不休 , 李莲英之死谜底未解
王道成 , 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研究员 , 他对颜仪民的讲述也表示了异议 。依照档案记载 , 江朝宗当时并不在京 , 那么李莲英是与江朝宗吃饭之后被杀的说法 , 就有了明显疑点 。但是 , 颜仪民却为自己的说法 , 提供了不容置疑的证明:这一切他是亲耳听江朝宗之子江宝仓讲述的 。
颜仪民满姓叶赫颜扎 , 他在文中称 , 其家族也曾是清王朝时期的大户人家 , 其叔父毓贤曾为山东巡抚 , 而父亲毓泰曾经就是江朝宗的机要秘书 。颜仪民说 , 正是两家这样的渊源 , 他和江朝宗的儿子江宝仓成为了忘年交 。而江宝仓对李莲英被害一事毫无顾忌 , 不仅向颜仪民讲述了后海的事发经过 , 甚至泄露了其中隐情:“李莲英被杀后 , 次日一大早 , 李莲英的弟弟就跑到江府来禀报 , 江朝宗当时还故作镇静 。”
颜仪民认为 , 江朝宗这种明知故问的态度 , 完全说明了他与李莲英在后海被杀有关 。然而 , 这个证据也遇到了质疑 。为了说明小德张和李莲英素有嫌怨 , 颜仪民在文中说 , 小德张曾奏请隆裕太后下令查办李莲英的财产 。
但王道成认为 , “李莲英已经退休了 , 退休后他为什么还把300万两银子放在宫里?据《老太监的回忆》记载 , 慈禧太后去世后 , 李莲英就把他收藏在宫里的80万两金条抬到了住处 , 另外的亲属有100多人 , 他把财产按亲疏关系都分给他们 , 那么那些太监们怎么可能再来打他的主意?”
这处例证也许有失严谨 , 那么是否影响整篇文章的真实性?由于颜仪民先生已于2003年时故去 , 所以已经无法听到他亲口讲述曾经的所见所闻 , 而94年前 , 发生在后海那惊险一幕的真实性 , 也只能等待继续考证 。
从1985年佟洵发表《李莲英死因之谜》至今 , 整整20年间 , 关于李莲英死因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 。多年后 , 李莲英之死的谜底或许有全部揭开的一天 。
另类说法
李莲英死因的种种传说
在民间 , 关于李莲英之死有多种说法 。有传说 , 他死于革命党之手 。因为李莲英正好死在辛亥革命时期 。此外 , 有传言说李莲英被宫中的仇敌所害 , 也有人说他被杀死在去山东讨债的路上 。
但李莲英的过继孙女李乐正说 , 祖父死于痢疾 , 得病三四天就突然死亡 。但有专家怀疑了这种解释 , 因为按1911年3月4日来讲 , 正是初春季节 , 这个季节得痢疾让人费解 。
【李莲英死亡之谜 太监李莲英成有情有义男子汉】对于这些不同版本的传言 , 虽然都没有找到李莲英被杀的直接证据 , 但专家认为 , 那些史料中模糊的记载 , 以及散布于民间的传闻 , 以至李莲英后人言语中的破绽 , 都已经暗示了李莲英之死的种种蹊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