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无双李显忠 宋金西夏三朝为将欲劫持兀术

1127年4月,金兵攻破北宋都城东京汴梁,掳走徽钦二帝在内北宋皇室成员,史称“靖康之变” 。同年5月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是为宋高宗 。此后宋金双方展开了长达十五年的战争,期间涌现出不少名将,如金国的兀术,南宋则更多,如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的“中兴四将”,镇守川蜀的吴阶、吴璘兄弟 。
但有一位被是人忽略的名将,他的经历更为传奇 。他身为宋将,被迫降金,但不忘故国,导致全家被杀,后又投靠西夏,最终得以归宋 。吴玠曾称赞他“忠义归朝,惟君第一 。”金兀术吩咐部将时,说“此人敢勇,宜且避之 。”但不知为何,这位忠义无双名将却被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中,罕有人知其名 。即可再次介绍下此人,他就是李显忠 。
李显忠本名李世辅,在《金史》均称呼其为李世辅,出生于1108年,是绥德军青涧(今陕西青涧)人 。虽然有资料说李显忠的家族是唐代宗李豫次子李邈的后代,但这不并准确,李显忠应该是改姓、汉化的少数民族 。自唐朝以来,李家就世袭苏尾九族巡检之职,镇守边地,世代为将 。
据记载,李显忠出生时发生了奇异事 。她的母亲待产数日,都没有生下来 。当天有一个和尚路过李家门说:“所育乃奇男子,当以剑、矢置母旁,即生 。”所谓病急乱投医,李家人马上照办,把宝剑,弓箭置于李母身旁,不久果然生下李显忠 。而且他刚生下来,就能立在床蓐之上,众人见了都很惊讶 。
李显忠出身将门,17岁时就跟随父亲李永奇出入战阵 。1127年,金兵入侵北宋的鄜延路,李永奇奉命挑选两名武艺高强的人,去侦察敌情 。可是挑来选去,李永奇只找到一名,此时李显忠自告奋勇 。李永奇最初不同意,派儿子连累那个人,但李显忠非常坚决,最终得以成行 。此行,李显忠两人夜袭金人,杀死金兵十七人,此战李显忠锋芒初露,因功被封为承信郎、队将 。
但一次小胜根本无法阻挡金兵的步伐,1128年11月金兵攻下延安府,李显忠父子被俘 。金人为拢络宋军民心,授李显忠父子为官职 。恰逢此时,伪齐皇帝刘豫征调军队,准备大举攻宋,于是命令李显忠率延安马军赶赴东京 。兵马开拔之前,李永奇秘密嘱咐李显忠:“汝若得乘机,即归本朝,无以我故贰其志 。事成,我亦不朽矣 。”
李显忠抵达东京后,刘豫对他及其欣赏,授予他南路钤辖之职,而李显忠也趁机派自己的心腹携带蜡书前往南宋都城临安 。1137年刘豫被废,兀术率万骑驰猎淮上,李显忠备受兀术的宠信,经常与他独立马场之中 。李显忠立即派人查看淮河深浅,寻找水浅,可以驰马而渡之处 。但非常遗憾的是,探子回来后,李显忠驰马受伤,此后李显忠被授予承宣使、知同州,计划因而流产 。
没过多久,李显忠回家省亲,李永奇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同州入南山,乃金人往来驿路,汝可于此擒其酋,渡洛、渭,由商、虢归朝 。第报我知,我当以兵取延安而归 。”不久金国陕西方面最高指挥官撒里曷来到同州,李显忠用计将其擒获 。然后驰马出城,但抵达洛河时,舟船误期无法渡过 。
金兵闻讯追来,李显忠知道难以带着撒里曷归宋,于是与撒里曷折箭为誓:不得杀同州人,不得害我骨肉 。撒里曷同意后,李显忠将其推下山崖,并派人告知其父此事 。但李永奇带家人等出城后,被金兵赶上,二百余口全部遇害 。
而李显忠仅以27人辗转逃到西夏,李显忠向西夏借兵20万生擒撒里曷,“取陕西五路归于夏” 。为取得西夏的信任,李显忠率3千人将西夏之患的 “青面夜叉”擒归,西夏这才命李显忠为将,率20万大军进入陕西 。大军抵达延安城下时,情况发生了变化,此时宋金第一次和议,陕西重归于宋朝 。李显忠欲归送,与西夏发生矛盾,但他挫败西夏,终于成功归宋 。
李显忠招兵扩军,十几天就有数万人相投,“行至鄜州,已有马步军四万余”,“撒里曷在耀州,闻显忠来,一夕遁去” 。四川宣抚吴玠急忙见到李显忠后,称赞他“忠义归朝,惟君第一”李显忠抵达临安后,宋高宗亲赐名为“显忠”,大加赏赐 。
【忠义无双李显忠 宋金西夏三朝为将欲劫持兀术】1140年,金国撕毁盟约,兀术兵犯河南 。李显忠为招抚司前军都统制,奉命抵抗 。兀术告诫部将道:“李世辅归宋,不曾立功,此人敢勇,宜且避之 。” 最终金军焚庐江而走,李显忠欲率军追击,与之死战,为张俊所制止 。
1141年绍兴和议后,李显忠被封为保信军节度使、浙东副总管 。他因熟悉陕西一带的地理、风土人情,几次上疏提出北伐,因而被贬官闲住 。1161年金国皇帝完颜亮统兵南征,李显忠身先士卒,遂有采石大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