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公主坟埋着清朝哪位公主?北京公主坟来历( 四 )


当顺治8岁的儿子玄烨顺利即位、当太上皇的丧事料理完毕,已经20岁的孔四贞终于走出皇宫同孙延龄完婚 。孝庄太后令在西华门外为新婚夫妇建造府邸,沾了妻子光的孙延龄被授以“和硕额驸”的称号,被赐予世袭侯爵,并成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成员 。
孔四贞与孙延龄都在军营中长大,年龄又相当,堪称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但桂林失陷以及孔四贞的北上,使得她同孙延龄一别就是8年 。继续在军营的孙延龄,与走进皇宫的孔四贞,生活环境悬殊极大 。更何况孔四贞同顺治还有过那样一段心心相印、终身难忘的神交,留下了有缘无分、失之交臂的遗憾 。
作为一个男人,孙延龄也有自己的魅力,他身材魁梧,面庞端庄,长于击剑,精通音律,但长期的军旅生涯使得他没有时间读书,而且他也从未感到有读书的必要 。因而当胸无点墨的孙延龄在洞房中出现的时候,孔四贞已经感到彼此之间在文化上的差异,她只能用美中不足来安慰自己 。
孙延龄对于婚后的生活,内心深处也是矛盾重重 。别说孔四贞已经得到公主的名分,即使在军营时他也得处处让着孔四贞,孔四贞的父亲毕竟是孙延龄父亲的顶头上司 。被男尊女卑桎梏的中国男人,尽管从妻子下嫁中捞到不少实惠,但还是会为生活在妻子的阴影下而愤愤不平,孙延龄当然也难免其俗 。但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他当然也会意识到,在父亲孙龙阵亡后,要想在仕途上走捷径也只能依靠有公主头衔的妻子了 。就因为是孔四贞的丈夫,他不仅得到世袭侯爵,还成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成员,堪称青云直上 。至于孔有德的定藩遗产,早晚也要落到孙延龄的手中 。为了谋求更多、更大的利益,他必须在妻子面前更殷勤、更恭顺 。只要获得妻子的欢心,就能得到太后的好感,丈母娘疼姑爷从来都不掺假 。
康熙五年(1666年),指挥定南王部下已经快十四年的老将缐国安因年老乞求致仕,踌躇满志的孙延龄便撺掇妻子奏请出镇广西,他天真地认为一到广西就可以凭借孔有德女婿的“半子”身份,顺理成章地接管定南王旧部,摆脱妻子的光环 。
孔四贞也有自己的考虑,玄烨即位时才8岁,由四位满洲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辅政 。当年孔有德在投奔后金后受到皇太极的重用被封为王时,就曾遭到满洲大臣的强烈反对,四位辅政对此更是耿耿于怀 。康熙二年十二月(1664年初)已经下达的在“定南武壮王祠”前立碑的命令被辅政大臣取消了,就连先皇帝“春秋致祭”的命令也要被废止 。秉承辅政大臣旨意的礼部竟然置先皇帝、当今皇帝的谕旨于不顾,最终还是孝庄皇太后的干预才撤回辅政大臣的批示 。
更令孔四贞忧虑的是:曾经以西方天算学方法为清王朝制定出中西合璧的历书、给义母孝庄治好过病、被太后尊称为义父的钦天监监正传教士汤若望竟因所谓西方天算学谬误、图谋不轨等莫须有的罪名在康熙三年八月锒铛入狱 。
对曾经是紫禁城里座上客的玛法(满语爷爷的意思)汤若望,孔四贞并不陌生,老玛法学识渊博,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 。只要他一开口,就像打开的八音盒一样展现出一个多彩的世界 。八音盒的妙趣在旋律,而老玛法讲话的妙趣更在于内容:从用望远镜看星星到远洋航海的见闻,从钟表的修理到用钢琴演奏乐曲,这些稀奇的内容就连满腹经纶的顺治都是闻所未闻的新鲜话题 。玄烨之所以能成为康熙帝,也同老玛法的进谏有直接关系 。顺治在病危时,为避免幼主临朝所出现的政治动荡,欲把皇位传给堂兄,在此关键时刻汤若望以玄烨出过天花为由极力劝说顺治立此子为皇储,堪称是一言而定大计 。
经过几个月的审理,辅政大臣在康熙四年(1665年)初对病入膏肓的汤若望作出凌迟处死的判决,这份判决在三月初二送抵御前 。孝庄太后怒不可遏,严词斥道:“汤若望向为先帝信任,礼待极隆,尔等俱忘却,而欲置之死耶!”尽管太皇太后利用北京地区当天发生的强烈地震上天赫然震怒,驳回凌迟处死的判决,但此案的是非曲直并未得到澄清,鳌拜仍旧按照自己的意志作出判处 。奄奄一息的汤若望以戴罪之身被抬出刑部大狱,虽然幸免一死,但在去世前依然多次受到审讯,受牵连的钦天监官员李祖白等5人均被处死 。
太后的义父都能含冤入狱、险些丧命,更何况太后的义女!孔四贞一直寻找逃出辅政大臣手心的机会 。老将综国安的致仕之疏,的确给了孔四贞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到广西统率父亲的部将 。其实这也正是孝庄皇太后所期望的,一直视孔四贞为己出的太后相信,这份母女之情将永远激励着这个没有血缘的女儿为娘家、为国家竭忠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