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 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当时落魄的刘备?

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诸葛亮于茅庐之间?这就要从刘备在荆州说起 , 刘备投奔刘表之后 , 刘表一直是很忌惮刘备的 , 其实碍于汉室宗亲的面子对刘备采取的是“不重用不放弃”的政策 , 这使得刘备就很彷徨 , 郁郁寡欢不得志 。在荆州这7年应该是算是刘备的一个低谷期 , 有一种“龙卧浅滩遭鱼戏”的无奈 , 但刘备又是一个很隐忍的人 , 不便发作只要到处寻访走友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史记刘备这个“广告大师”在荆州时是甚得民心的 , 也是无意间就听到一个传说“卧龙凤雏 , 得一人便可安天下” , 按照后来推论这句话应该是三国著名的猎头公司CEO水镜先生放风出来的 。刘备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顿时肾上腺就热起来了 , 于是就有了上文所说的“三顾茅庐” 。
过程大家都很清楚就不描述了 , 但里面还有几个疑问要逐一详解 。其一就是水镜先生为什么会为诸葛亮这年轻后辈给予“定国安邦”这么高的评价呢?那就要从诸葛亮的交往朋友来说 , 在荆州我们知道有四大家族 , 分别就是“刘、蔡、黄、司马” , 诸葛亮和这些人来往甚密 , 其实老丈人就是四大家族的黄承彦 , 如果不是这些千丝万缕的家族友谊 , 怎么可能会有诸葛亮的口碑广告出来呢?
其二诸葛亮的人脉这么好 , 但为什么一直呆在荆州而不选择辅佐刘表、袁绍、曹操、孙权之类而要选择刘备?我觉得应该诸葛亮还是有一定的先见之明 , 逐一做过评判的?刘表虽然有荆州沃野之地但只是守城之主无开拓之心;袁绍虽实力雄厚但外强中干 , 曹操后来的第一谋臣荀彧就是从袁绍哪里跳槽过去的;曹操虽有雄心但是宦官之后 , 况且当时谋士云集诸如荀彧 , 郭嘉 , 贾诩等能人辅佐;孙权么 , 虽然是后期之秀 , 但身边也乏能人志士 , 诸如张昭 , 鲁肃 , 周瑜等创一代豪强加盟 , 况且诸葛亮自己的兄弟诸葛瑾还在哪里效力 。以上诸侯单位 , 就算去了估计也没有什么好的位置 , 对常常自比为“管仲 , 乐毅”的诸葛亮来说 , 去当个第二谋士 , 第三谋士恐怕也不是诸葛亮的志向所在 。于是 , 诸葛亮阅人无数之后就迟迟不出山 , 一直在一个求贤若渴的贤明诸侯来主动发橄榄枝 , 但空等也不是办法 , 于是如上所述 , 关于“卧龙凤雏 , 得一人便可安天下”的传说就在荆襄大地广为传播 。
【三顾茅庐 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当时落魄的刘备?】回到正题 , 当时候刘备还是寄人篱下 , 实力一般 , 一般人看来是看不到什么发展前途的 , 但诸葛亮就偏偏选择了选择刘备?我觉得有几个理由是很恰当的:“刘备拥有其他诸侯不具备的优势 , 第一就是中山靖王后裔这张王牌;第二就是刘备是曹操青梅煮酒评点过能和曹操一争高下的一代枭雄;第三就是刘备颇有仁义之心;第四就是刘备当时身边没有能人志士 , 过去能得到重用” , 后面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 , 诸葛亮是选择对了 , “功成八阵图、始于茅庐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