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墓被盗历史真相震惊世人:惨遭毁容辱尸( 四 )


1984年1月4日,国家文物局派来了几名专家,与清东陵文物保管所组成了一个清理慈禧内棺10人小组 。
第二天,清理小组依次揭取了被上的两件衣服,发现了包着慈禧指甲和牙齿的小黄包 。当将黄缎卷走后,慈禧的遗骸呈现在眼前,她的脸部及上身用黄绸包裹着,下身穿着裤子,裤子上绣满了“寿”字,一只脚上穿着袜子 。遗体仰身直卧着,头微微左偏,右手放在腹部,左臂自然地垂于身体左侧,两眼深陷成洞,腰间扎着一条丝带 。遗体仍是完整一体的,全长153厘米 。
清理小组用她身底下的如意板将遗体从棺中抬出,放在地宫的地面上 。在棺内喷洒了防腐消毒药液后,又将慈禧的遗体抬入棺内 。这是她死后第三次被抬入这口棺中 。然后将被、小黄包及两件衣服完全按原样、原位置放回 。一切都恢复了原状后,又往棺内喷洒了一遍药液,盖上棺盖,封好棺盖口,木工们将残破的外椁修好后,套在了棺外 。
如今,慈禧的遗体仍完整地躺在棺木内,保留着1928年第二次入殓时的原样 。
她不是皇帝,却把两代帝王玩弄于股掌之中;她只是个女人,却让凤高高地飞翔于龙之上;她的陵墓超越了她的丈夫,是清东陵中最精美的 。然而,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种精美令她死后陵墓被盗、灵魂不得安宁 。她就是统治中国近60年,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 。
棺内'填空'的珠宝就值223万两白银
陪葬品价值白银亿两
慈禧是历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等宝物,死后其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高达亿两白银 。
李莲英是慈禧太后最信任的太监,慈禧死后往棺内葬宝时,他也是参与者之一 。李莲英和侄子合写的《爱月轩笔记》中,详细记载了慈禧随葬品的种类、数量、位置以及价值等 。
在慈禧棺内,底部铺的是金丝织宝珠锦褥,厚7寸,镶有大小珍珠 12604粒、宝石85块、白玉203块 。锦褥之上铺着一层绣满荷花的丝褥,丝褥上铺珍珠2400粒 。盖在慈禧尸身上的是一条织金陀罗尼经被,被子用明黄缎捻金织成,织有陀罗尼经文2.5万字 。经被上还缀有820粒珍珠,盗墓者拆走珍珠后,就将这条价值连城的经被弃之于地,1979年清理地宫时才被发现 。经被之上还复有一层缀有6000粒珍珠的被子,也是无价之宝 。
入殓时的慈禧头戴镶嵌珍珠宝石的凤冠,冠上一颗珍珠重4两,大如鸡蛋,当时就值白银1000多万两,凤冠价值则可想而知;口内含夜明珠一粒,据传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脖颈上有朝珠3挂,两挂是珍珠的,一挂为红宝石的;身穿金丝礼服,外罩绣花串珠褂,足蹬朝靴,手执玉莲花一枝 。
在其身旁,还陪葬着金、玉佛像,以及各种宝玉石、珊瑚等 。据说,当宝物殓葬完毕后,送葬的人发现棺内还有孔隙,就又倒进了4升珍珠和2200块红、蓝、祖母绿宝石 。光这些'填空'的珠宝,就价值223万两白银 。
变卖毁坏走私到国外被盗珍宝下落不明
据说,慈禧棺内最珍贵的陪葬品要属用白玉雕成、号称可以'烟云流动'的九玲珑宝塔了 。
传说慈禧棺内还有4个翡翠西瓜,两个白皮黄籽粉瓤,两个绿皮白籽黄瓤,价值600万两白银 。
据悉,慈禧陵中被盗的珍宝或被孙殿英等人用来行贿,或被变卖,或遭毁坏,甚至被走私到国外,绝大多数至今下落不明 。据传,为了逃脱罪责,孙殿英曾把慈禧口中所含的夜明珠送给宋美龄 。
而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着一棵翡翠白菜,是其镇馆之宝,很可能就是慈禧陵中流失之物 。但随着时间流逝,这些被盗珍宝到底去了哪里,谁也说不清了 。
进入慈禧地宫中的盗墓士兵没有想到,走进主墓室竟非常顺利,没费什么事就见到了棺椁与陪葬珍宝 。慈禧的主墓室是一个完全由汉白玉石铺砌的石室,正中是一座汉白玉石台,也就是'宝床' 。在石台上面,停放着一具巨大的棺椁,这就是慈禧太后的梓宫 。两侧的两座石墩上,则放着记录慈禧谥号的香宝、香册 。
棺盖揭开霞光满棺慈禧太后面貌如生
盗墓者是怎样打开慈禧棺椁的呢?这曾经是一个谜 。直到多年以后,一本叫《世载堂杂忆》的书披露了一名据称曾参与盗陵的连长的回忆,这个谜才被解开 。
据这名连长叙述,为撬开慈禧的内棺,光芒四射的金漆外椁竟被匪兵刀砍斧劈得七零八落 。匪兵们把砍碎的木头搬开后,就现出了一具红漆内棺 。由于怕刀斧损伤棺内的宝物,当官的就命匪兵小心谨慎地用刀撬开内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