猞猁如何反杀狼群?防御无懈可击,进攻心狠手辣,杀到断子绝孙( 二 )


猞猁的居所 , 非常安全
这一策略是成功的 , 科学家发现过7次 , 狼经过小猞猁的居所但没有反应 。 狼很清楚 , 在这样的地方 , 它是抓不到猞猁的 , 反而有可能被成年猞猁打伤 。

所以 , 猞猁一家可以安然睡觉
猞猁第2战略:公母团结占人和
猞猁能比狼更好的保护幼仔 , 第二个原因是它的单体生存能力远胜于狼 , 而且公猞猁、母猞猁分工得当 。
狼是追捕型猎手 , 在茂密的森林里视野不好 , 不太适合狼打猎 , 因此狼往往需要公狼、母狼合作 , 一起走很远 , 才能打到猎物;这期间狼崽就被独自留在狼窝里 , 没有成年狼照看 , 非常脆弱 , 猞猁杀狼崽多数也发生在这个时候 。
而猞猁恰好相反 , 科学家发现 , 猞猁宝宝能得到父母更好的照看 。

公猞猁和母猞猁在一起
以往人们以为 , 猞猁是严格的“独行侠” , 公猞猁就是个甩手掌柜 , 生娃、养娃都是猞猁妈妈自己的事情 。 然而 , 直到2020年 , 科学家才惊奇地发现 , 公猞猁会在养娃过程中给母猞猁提供大量帮助 。
从幼崽一出生 , 猞猁爸爸就开始经常地在幼崽居所附近晃悠 , 它频繁留下标记 , 用后爪用力蹬地面 , 形成刨痕 , 还频繁爬上20米的高树 , 大声地叫 。 它此举目的是告诉同类及其他动物 , 这是我的地盘 , 我在这里 , 你们不要擅闯 。

公猞猁在小猞猁居所附近制造刨痕
公猞猁的体型比母猞猁大30% , 而且更凶猛 , 它的频繁出现将对狼产生一定的威慑力 , 把狼吓跑 , 从而给幼崽提供保护 。
不仅如此 , 公猞猁竟然还会给老婆孩子提供食物 。 有只名叫维基的公猞猁在一个月间为它的老婆——母猞猁小茹以及幼崽 , 捕杀了四只狍子 。 每次它在幼崽居所附近捕到猎物 , 就只吃2~3千克 , 然后在周围几十米到一百米的范围内反复留下尿迹 , 这是为了提醒小茹 , 这里有老公准备的食物 , 快带孩子来吃;同时威慑森林里的食腐动物 , 赤狐、乌鸦、松貂这些动物闻到猞猁尿的气味都不敢靠近 。

公猞猁给幼崽提供的食物:一具狍尸
猞猁是伏击型猎手 , 森林环境非常适合它打猎 , 它在居所附近找个隐蔽的地方蹲守 , 就能抓到足够的猎物 , 根本不需要走太远 , 也不需要离开太久 。 因此 , 母猞猁只需要公猞猁给予少量帮助 , 就能做到捕猎、看孩子两不误了 。 而公猞猁还能腾出手来对付狼了 。 科学家发现 , 很多公猞猁会刻意搜捕狼崽 , 有个狼群连续五年生的所有幼崽都被同一只公猞猁干掉了 。
正是由于公猞猁和母猞猁都能独当一面 , 所以 , 它们才能在照顾好幼崽的同时 , 顺手就把狼崽给灭了 。 而狼却由于单体生存能力不足 , 总是陷入人手不够的窘境 。
【猞猁如何反杀狼群?防御无懈可击,进攻心狠手辣,杀到断子绝孙】猞猁单挑不弱于狼 , 曾有只首领母狼在看护幼崽的时候 , 狼窝遭到了公猞猁的入侵 , 母狼打不过公猞猁只得逃跑了 , 一窝狼崽都被猞猁杀死 。 因此 , 狼群必须在公狼和母狼之外 , 至少再请两只年轻狼当“保姆” , 才能确保幼崽安全 。

公猞猁刚刚杀了一窝狼崽 , 准备离开
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 , 在养娃方面 , 成群的狼当然比独居的猞猁更占优势 , 但其实 , 猞猁也有很强的社会性 , 母狼能从群体中获得的好处 , 母猞猁同样也可以 。
只不过 , 猫猫表达感情比较含蓄 , 它们比较注意保持社交距离 。 例如 , 尽管公猞猁会频繁造访居所给幼崽提供保护 , 还会提供食物 , 但科学家从未发现过公猞猁和幼崽近距离接触 。 公猞猁就是这样 , 默默地为幼崽成长尽自己的一份力 , 这也是“父爱无言”的一份很好的诠释了 。
猞猁在团结对外方面不输给狼 , 而单体能力却远胜过狼 , 因此 , 它护仔成果比狼更好 , 很正常 。

猞猁爸爸和猞猁妈妈一起活动
猞猁第3战略:夏天出击占天时
猞猁护仔比狼成功还有第三个原因 , 就是“天时”也站在猞猁这边 。 狼与猞猁的总体竞争态势是 , 夏天猞猁占优势 , 冬天狼占优势 , 因为夏天狼大多单独活动 , 到冬天 , 随着草木凋零 , 环境视野变得开阔 , 狼才能重新集合成大群 。
但是 , 猞猁和狼的幼崽都是在五一前后出生的 , 夏天猞猁占优势的时候 , 狼崽还很小 , 猞猁正好可以趁此良机对狼崽搞大屠杀 , 狼没办法反击 。

夏天 , 猞猁幼崽在倒木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