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孙策的托孤大臣张昭为何当不上丞相?( 二 )


张昭劝孙权投降曹操应该不应该呢?相比于周瑜、鲁肃等人不畏强敌,劝孙权奋起反击,这种豪气凌云的大丈夫大英雄本色,张昭的确太过逊色 。但问题在于,你孙权是把战与不战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的,这说明你自己也是犹豫不决的 。既然是“召见群臣下属,问以计策”,就应该听一听不同的意见 。更何况,孙权自己以后也投降了曹操,还投降了曹丕呐!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曹操进攻濡须,孙权投降了曹操 。这时候东吴面临的形势,根本就没有赤壁大战前那般严峻,孙权在这个时候却做出了投降的决定 。尽管这时候的投降和当时的投降结果可能有些微区别,但既然投降,其性质就没有区别,尤其是气节方面,就更是难以言说 。真不知道这时候的孙权是如何面对张昭的?说到底,孙权在对人上就根本没有孙策那般度量 。张昭帮助孙策处理军政事务,北方一些士大夫的一些上书,多有将功劳归于张昭者 。这让张昭很为难,不报,担心有私情之嫌;上报,又觉得不合适 。孙策听说后,笑着对张昭说:“从前管仲做齐国相,人们开口仲父,闭口仲父,齐桓公却为争霸天下的人所崇敬 。现在您很贤能,我能重用您,这个功名难道不属于我吗?” 。
原因之二,就是孙权想摆脱这个托孤大臣的束缚 。
每一个年幼帝王都会有一些任性,孙权也不例外 。同样,每一个顾命大臣都有约束年幼帝王言行的举动,张昭也是这样 。孙权好打猎,还经常骑马射虎,有一次老虎曾经冲到他的面前攀附在马鞍上 。张昭见了神色大变,马上进行规劝,孙权虽然不反驳却依然不改,只不过是不骑马改为驾驶一种车厢封闭的车子 。孙权还好饮酒,曾经在武昌时饮酒大醉,还让人用水泼洒群臣并说:“今天要痛痛快快地喝酒,只有醉倒在台上,才可以罢休 。”张昭神色凝重,一言不发起身走到外面,坐在自己的车里 。孙权派人把他叫回来,说:“这只不过是共同取乐,您为什么要发怒?”出去前张昭有可能是不愿意扫大家的兴,也可能是为了给孙权留面子,这下既然孙权先说了,他就把殷纣王“以酒为池”的例子来规劝孙权 。孙权无奈,只得结束酒宴 。像这种事情多了,张昭又总是那么理直气壮,义形于色,这很是让孙权下不来台,孙权竟然不再让他进见 。
每一个帝王对于托孤大臣都是畏惧的,只不过帝王给自己的定位不一样,想法也不尽一致,这就导致了两人的关系最终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蜀国的那个刘禅和诸葛亮,皇帝刘禅自觉地不管事,而诸葛亮既忠心耿耿,又比较尊重刘禅,所以两人的关系总起来说是很好的 。但孙权不是刘禅,他是一个有作为的帝王,也是一个不愿意被人违逆意志的帝王,因此,他是不会像刘禅一样把张昭当成是“仲父”的 。相反,他更希望耳朵根子清净,于是,到孙权当了皇帝,就给了张昭一个辅吴将军的名号,让他回家让养老去了 。名义上是张昭年老有病,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让张昭赋闲的借口而已,就像不想以很多繁杂事务麻烦他当丞相一样 。因为不仅是张昭又活了十四年,而且是上交了所有的官位和兵马,如果不是孙权已经非常的烦他,让他在身边当一个最高参总可以的吧?如果孙权真正仍然尊重张昭,而张昭也的确是年事已高,可以让他“入朝不趋”(不用快步走),会议时赐给他一个座位就是了 。这种皇帝主动给予的待遇,和曹操那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是有着根本的区别的,前者是一种臣子享受的恩赐,后者大多是一种臣子给予皇帝的胁迫 。
当然了,张昭也是一个宁折不弯的角色,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绝不改变自己的思想,以取悦孙权而获求眼前的尊荣 。并且还喋喋不休地提及自己的顾命大臣身份,真是孙权不爱听什么说什么!更有甚者,张昭还要孙权明白,以前是你母亲(太后)和你哥哥(桓王)把你托付给我,而不是把我托付给你!同样一句话,诸葛亮对刘禅是怎么说的?诸葛亮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终寄臣以大事也!”在这里只说是“大事”,不涉及把谁寄托给谁的问题 。
【三国时期孙策的托孤大臣张昭为何当不上丞相?】后来,孙权终于承认自己有错,张昭也不得已上朝议事 。太和二年(公元228),公孙渊夺了哥哥的位置,暗中派遣使臣到吴国,想联络孙权共攻魏国 。孙权想接受公孙渊称燕王,准备派张弥、许晏出使辽东 。张昭劝谏说:“公孙渊背叛魏国,害怕讨伐才远道而来求援,这不是他的本意 。如果公孙渊改变主意,想向魏国表明自己的心迹,两位使者就回不来了,这样不是被天下人所耻笑了吗?”孙权与他反复争辩,但张昭始终不改变自己的主张 。孙权实在无法忍受了,手按着刀发怒说:“吴国的官员进宫就向我跪拜,出宫就向你跪拜,而你多次在众人面前折辱我,我常常担心我会失手杀了你!”即便是这样,张昭仍然不会认错,好一个刚正之人 。实际上,这也是孙权长期不用张昭的另一个原因 。孙权最终没有听张昭的建议,仍然派遣使者前去辽东,张昭愤恨自己的话不被采纳,从此不再上朝 。后来,公孙渊果然杀了孙权的两个使者,孙权向张昭赔罪,张昭也坚决不应 。孙权自己到张昭门前,张昭推脱病重,孙权就放火烧他的家门,而张昭就把居室的门关闭 。孙权派人灭了火,站在门外等了很久,还是张昭的儿子们出来解围,将张昭搀扶出来,让孙权将他用车载回宫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