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帅张学良一生的悲剧 竟然是因为一枚硬币

1928年6月4日晨5时许,皇姑屯附近京奉、南满两铁路交汇处桥洞的一声巨响,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身受重伤,当日逝世,享年53岁 。
张作霖逝世后,他的儿子、人称少帅的张学良,在奉系一帮老臣的拥戴下,出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接过了父亲留下的权仗 。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奉系老臣都真心拥戴这位年纪轻轻的少帅 。比如杨宇霆 。
祝寿现场的尴尬一幕
1929年1月7日,沈阳小河沿杨宇霆公馆 。
奉系元老、时任东三省兵工厂督办的杨宇霆,正在自己家中为父亲祝寿 。
一时之间,杨公馆门庭若市,冠盖如云,东三省的达官显贵,均是亲身前来,热闹非凡 。身在外地的阎锡山、白崇禧及各地实力派人物也都派来代表,专程赴沈阳祝贺 。就连贵为一国元首的蒋介石,也派来了祝寿代表 。
一个小小东三省兵工厂督办,也就是个生产枪枝弹药的厂长而已,哪来这大的面子?
其实,杨宇霆并不仅仅只是个厂长而已 。
杨宇霆,字邻葛,奉天法库县人 。早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历任奉军参谋长、东北陆军训练总监、东三省兵工厂督办,奉军第三和第四军团司令,江苏军务督办,安国军参谋总长等职 。
一句话概括杨宇霆在东三省奉系的地位:张作霖当东三省老大时,他是老二,同时还是张作霖对其言听计从的头号“智囊”;现在轮到张学良当东三省的老大了,杨宇霆虽然只担任东三省兵工厂督办这一个职务,但仍然是头号的父辈老臣,隐然还保持着东三省老二的地位 。
这样的实力派人物,哪方势力敢不尊重?特别是在少帅张学良刚刚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才刚刚半年的时候 。
少帅张学良当然也很尊重这样的老臣 。这天也偕夫人于凤至驱车前来杨公馆,亲至寿堂三鞠躬,然后进入客人云集的客厅 。
客厅里的人们,正沉浸在热闹气氛之中,对于少帅张学良及夫人的到来,并未特别留意,只有少数几个人站起来向少帅伉俪致意,并招呼他们坐下 。
然而,仅仅几分钟之后的一幕,让少帅张学良目瞪口呆:
在张学良夫妇之后几分钟,杨宇霆也进入了客厅 。顿时,好象有人下了口令似的,客厅全体人员除张学良夫妇外,居然全体起立,肃然致敬!
杨宇霆本人当然习以为常,而且神色如常地招呼大家自便,然后就和离得最近的客人们寒暄起来,全然没有顾及身侧射来的两束阴冷的目光 。
此时的杨宇霆并未意识到,就是这个风光一刻,要了他的命!
老虎厅的枪声
三天之后,1929年1月10日下午,杨宇霆、常荫槐一起来见张学良 。他们两个人一致要求张学良,立刻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并提出由常荫槐担任督办,以便将极易引起外交纠纷的中苏合办中东铁路纳入管辖范围 。
张学良毫无思想准备,只是表示:目前东北刚安定,涉及外交之事应慎重考虑,不能草率从事,希望从长计议 。
杨、常二人不依,坚持应该立即决定 。二人还取出早已拟好的文件,要张学良立刻签字 。这就是逼宫了 。
张学良只好采取缓兵之计,推说到了晚饭时间,待饭后再定,并约杨、常二人共进晚餐 。杨、常二人推说回家用饭,饭后再来,随即扬长而去 。杨、常二人不知道,在他们回家用饭之际,张学良却没吃晚饭,他在干什么?抛硬币!张学良连续抛了三次“袁大头”,三次的结果都一样,都是他心中的最想的那个选项 。于是,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
下午五点半左右,他打电话叫来警务处长高纪毅,吩咐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高纪毅领命而去,作了周密安排 。大约两个小时以后,杨、常二人如约而来,坐进了帅府老虎厅的会客室 。
二人刚刚落座之际,警务处长高纪毅和侍卫副官谭海就率领六名卫士,闯了进来 。霎时,六支手枪同时对准了杨、常二人 。高纪毅大声宣布:“奉长官命令,你们反对易帜,阻挠国家统一,着将你们二人处死,立即执行 。”
杨、常二人闻言,顿时脸色苍白,一句话也还没来得及说出,就分别由两名卫士按住,另一名从头部开枪,结束了两人的性命 。当夜,杨、常二人陈尸老虎厅 。
现在可以揭晓了,张学良当时抛硬币,就是在决定杀不杀杨、常二人 。而三次抛硬币的结果,居然完全一致,正面均朝上,那就是:杀!
于是,杨、常二人的命运,就这样轻易地决定了 。而他们也真的就在五分钟之内,毫无反抗地被枪杀了 。
张学良此举,震惊奉系 。
杨、常二人当中,张学良主要是想杀杨宇霆 。常荫槐只是点儿背,正好撞到了枪口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