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8岁,顶着偏见投身乡村演艺圈,为了生活,一切都很值得


我,38岁,顶着偏见投身乡村演艺圈,为了生活,一切都很值得

文章插图
我叫张二松,安徽蚌埠人,今年38岁,是一名乡村反串演员。3年前,为了生活,我毅然走上了乡村演艺之路。由于男扮女装,显得“不伦不类”,一度遭到父母和亲朋的反对。但在我看来,虽有偏见,但能改善生活,一切都很值得。
我,38岁,顶着偏见投身乡村演艺圈,为了生活,一切都很值得

文章插图
1982年我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里,上面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从小我就受到了母亲的偏爱。母亲特别喜欢戏曲,每次出去听戏都会带着我。虽然戏曲晦涩难懂,但在母亲的熏陶下,渐渐地我竟爱上了这种艺术形式,而且还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一名演员。这是我母亲,现在70多岁的她仍旧喜欢听戏。
我,38岁,顶着偏见投身乡村演艺圈,为了生活,一切都很值得

文章插图
读小学的时候,黑白电视机几乎是村里家家户户梦寐以求的电器。那时候,我的课外娱乐除了陪母亲出去听戏就是看电视,并且特别喜爱收集明星们的照片。这是我小学五年级时拍的照片,当时12岁,后面墙上贴的是我最喜欢的一些影视明星。我曾无数次幻想,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
我,38岁,顶着偏见投身乡村演艺圈,为了生活,一切都很值得

文章插图
可在当时的那种农村环境下,贫穷限制了我的人生追求,学习文艺更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因此,梦想终归成了梦想。初中时期,我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学习之外依旧是陪母亲听戏和看电视。读书成绩一般的我,15岁初中毕业之后,就和村里大部分青年一样开始了漫漫打工路。这是初中时期的我。
我,38岁,顶着偏见投身乡村演艺圈,为了生活,一切都很值得

文章插图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蚌埠一家小吃铺当服务员,干了半年。之后又去了杭州干了一年半,18岁到无锡,并在那里一待就是十几年,期间换过多份工作。打工时期的我,整日奔波于生计,根本无暇学习,早把文艺梦想抛在了脑后。这是18岁时我在无锡打工期间的留影。
我,38岁,顶着偏见投身乡村演艺圈,为了生活,一切都很值得

文章插图
打工的那些年里,我的生活轨迹和村里的同龄人差不多,本本分分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最大的梦想就是通过努力改善生活。我和爱人是在无锡打工期间认识的,她人特别好,不仅明辨是非,而且温柔体贴。21岁那年我结的婚,婚后有两个孩子。这是我们的结婚照,虽不华丽但却是最美的见证。
我,38岁,顶着偏见投身乡村演艺圈,为了生活,一切都很值得

文章插图
孩子出生后不久,便都交由父母照顾。虽然隔代教育有着很多缺憾,可为了生活,这也是很多农村家庭无奈的选择。正由于常年在外打工,平时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缺乏对他们更多的引导。随着孩子进入叛逆期,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并且身体不好。2014年,在与爱人协商后,我决定辞职回家专心陪伴孩子,而她则继续留在无锡打工。
我,38岁,顶着偏见投身乡村演艺圈,为了生活,一切都很值得

文章插图
回乡后,为了增加收入,我在离村3里多地的集市上开了一间服装店。可是服装生意并不好做,常常连生活都裹不住,于是我就开始思考新的出路。最终,喜爱文艺的我投奔了做乡村艺术团团长的表姐。2015年起,我利用闲余时间开始了自己的乡村演艺生活,表演形式以唱歌为主。
我,38岁,顶着偏见投身乡村演艺圈,为了生活,一切都很值得

文章插图
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我,只能一遍遍地用手机听,然后学唱,当时每天的演出收入是100块钱。2016年我在网络上看到了反串表演,觉得这种艺术形式很新颖。而且发现反串表演不仅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同时还能提高收入,于是决心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是反串扮装后的我。
我,38岁,顶着偏见投身乡村演艺圈,为了生活,一切都很值得

文章插图
学习反串,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最难的就是化妆打扮。要尽可能地把自己装扮得像个女人,假发、高跟鞋这些都是少不了的,甚至还要戴上假胸,妆容全靠想象,没有任何参考。我的这个耳洞就是干反串以后打的,因为用耳环夹不仅不舒服,还容易掉,就干脆打了耳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