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官次数最多的大学士 为何123份辞呈不获批准?

官员下台无外乎两种途径———辞职和免职 , 但是在明朝中期的时候却有一位官员既不是被皇帝削官 , 也不是辞职获得批准 , 而是靠一种极其特殊的方式下台的 。这个人就是历史上递交辞呈最多的大学士———李廷机 。
如果说明朝最好对付的皇帝是明穆宗隆庆 , 那么最不好对付的就是他的儿子明神宗万历 , 因为他身上有件比杀人如麻的朱元璋和朱棣更可怕的武器———懒 。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九月十六日起 , 这位皇帝就开始罢工 , 三十多年如一日地窝在巴掌大的紫禁城里冬眠 。其间 , 大臣们无论怎么恳求、谩骂、抱怨还是造谣 , 他就像一颗锤不扁、蒸不烂、煮不透的铜豌豆一样 , 就是不上班 , 不见大臣 , 不办公 。官员们毕竟是臣子 , 就算再有胆子 , 也不能跑进后宫把皇帝大人拖出来批斗 。所以 , 万历是最让大臣们头大的皇帝 。皇帝的专职工作是治理国家 , 他不工作 , 国家肯定乱套 。万历统治下的明朝一天比一天糟糕 , 最明显的一个情况就是“人滞于官、官曹空虚” , 即官员任免工作大面积瘫痪 。该升官的升不了官 , 该退休的退不了休 , 该补员的补不了员 。到万历四十七年 , 中央九部中只有户部和通政司有部长 , 刑部和工部由其他部门兼职代管 , 吏部、礼部和兵部只有公章没有人 , 督察院和大理寺最狠 , 没人上班也就算了 , 连公章都丢了 。
李廷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场的 。李廷机 , 字尔张 , 号九我 , 晋江新门外浮桥(今属鲤城区)人 , 生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 。他从小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 , 在万历十一年的全国大考中 , 高中榜眼 。其实以他的本事应该中状元 , 可惜运气不好 , 碰上了明朝最会和稀泥的宰相申时行 。申时行觉得全国的考生就数太医院的朱国祚顺眼 , 就把状元的帽子丢给了他 , 让李廷机肚子里的满腹经纶变成了满腹怨气 。
【辞官次数最多的大学士 为何123份辞呈不获批准?】好在李廷机的人品不坏 , 官风清廉 , 没有因为一顶状元帽子报复社会 。他在南京任职期间 , 严厉打击各种乱收费现象 , 同时鼓励经商 , 把这里的商品经济重新振兴了起来 。负责浙江会试期间 , 他严肃考风 , 坚决杜绝考场作弊 , 为国家选举了一批像模像样的高素质人才 。调入中央主管礼部时 , 他还想尽办法为部员搞福利 , 把部门每年省下的经费拿出来给下属买房子 , 通过高福利促使他们廉洁奉公 。最难得的是 , 他是当时全国有名的大善人 , 只要碰见乞讨人员就发钱 。结果被惯坏的乞丐们每天都在他的门口蹲点 , 一见他出门就成群结队地上去伸手要钱 。此外 , 他对京城的公共设施也特别上心 , 考场旧了财政拨款 , 公署破了财政拨款 , 就连庙破了他也财政拨款 。李廷机大概是慷慨过了头 , 到他退休时自己家一贫如洗 , 完全和光腚的海瑞有一拼 。
也许正是他的这份清正廉洁感动了懒虫万历 。万历三十四年 , 他被提拔 , 进入内阁供职 。不入阁不知道 , 一入阁吓一跳 , 中央九部全部官员加一起31人 , 空缺竟达24人!这还不算下面跑腿的小喽啰们 。这意味着几乎每个人都在拿一个人的薪水 , 干两个人的活 。更难办的是全国各地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份奏折送来 , 等着万历批阅 。但是懒惰的万历看都不看 , 让成堆成堆的奏折躺在皇宫里和自己睡觉 , 当时有个流行的说法叫“留中” 。工作难也就算了 , 可恨的是当时东林党已经成了气候 , 他们一心想让李三才、郭正域两人做宰相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 这帮人成天写奏折、泼口水 。李廷机不像万历那么脸皮厚 , 挨了几个月骂就扛不住了 , 拍拍屁股递上辞呈准备走人 。他原本估计皇帝大人懒点 , 得交个三五份才能批下来 。所以为了早点办完手续 , 他要让皇帝看到自己辞职的决心 。为此 , 他把房子捐给穷人 , 让全家老小卷铺盖先走 , 自己则一个人跑到庙里凑合住了下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