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大唐皇帝李世民为什么还怕言官魏征?

【堂堂大唐皇帝李世民为什么还怕言官魏征?】据史书记载 , 唐太宗爱玩鹞鹰 , 一天 , 他正捧着一只鹞鹰在宫门外把玩 , 突然看见谏议大夫魏征迎面向他走来 , 惊慌之余 , 唐太宗把鹞鹰藏进了自己的衣袖里 , 等魏征走了后才敢拿出来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 , 鹞鹰因在唐太宗的袖中藏得过久 , 早已窒息而死了!
若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那一套 , 作为臣子的魏征应该怕天子唐太宗才对 , 从古到今哪有皇帝怕臣子的 , 除非那个皇帝是个已经被架空了的“傀儡”皇帝!然而 , 事情就是这么怪 , 历史上少有的明君唐太宗竟真的怕他手下的谏议大夫魏征 , 而且还怕得那么窝囊 , 竟然连只鹞鹰也不敢当着他的面玩!读者若要问个中的“蹊跷” , 笔者以为 , 可以用“贤明”二字概况 。也就是说 , 唐太宗怕魏征是因为他个人品格中的“贤明”因子 。
笔者这么说是有来由的 。这事若摊在一个好“我行我素”、信奉“在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昏君头上 , 他才不会怕谁呢 。天下都是我的 , 老子是真正的“天下第一” , 玩玩鹞鹰怎么了?我就是当众玩别的谁又能把我怎么样?你魏征的舌头要是发痒 , 我就把它割出来扔水里凉快凉快去 , 看今后谁还敢对老子说三道四!唐太宗不是这种“率性而为”的昏君 , 唐太宗的贤明在于他是一个深通“水能载舟 , 亦能覆舟”之理的皇帝 , 他懂得江山要“坐在老百姓的心上”才能千秋万代 。而要把“江山坐在老百姓心上” , 作为皇帝的他就必须严于律己 , 虚心纳谏 。他知道 , 自己作为一国之主 , 应该勤于政事 , 切不可玩物丧志 , 而成天宠狗弄鹰则更是人君之大忌 。正因为有此胸怀与见识 , 唐太宗才“下意识”地怕起忠心耿耿的魏征来 。唐太宗的这一“怕” , “怕”出的是一代明君虚怀若谷知错就改的气度 , “怕”出的是一代明君“天下为重”的风采 。
当然 , 若要从唐太宗这一“怕”的深层次心理及体制原因来说 , 他“怕”的其实不是魏征这个人 , 他怕的是此事捅出去坏了形象失了民心 , 瞎了永保江山万万年的千秋大计啊!其动机还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的 。这也是他作为一个封建帝王的本质使然 。因此 , 若从本源上来看 , 与其说唐太宗这是怕魏征 , 不如说是怕天下百姓更符合实际 。
唐太宗式的“怕”还远不是爱 , 若要今之为官者去学习 , 层次的确太低 。但考虑到“初级阶段”的实际 , 为官主政 , 能够因“畏”民“怕”民而勇于约束自己 , 毕竟要比轻民贱民愚民欺民压榨人民甚至鱼肉人民的人要好得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