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代以后的文人做官梦想得到“文正”谥号

纵观历史,宋代以后,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的想得到一个谥号——文正 。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是绝对不会轻易把这个谥号赐赠给臣子的 。能得到这个谥号的人,不管是本谥还是追谥,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都是在文坛声名鹊起、在政坛功绩斐然、在民间深受敬仰的人 。
宋代的谥举乃是承唐谥之风,经历了从文贞到文正的变化,据史书言是为避宋仁宗赵祯名讳故 。自此之后,“文正”之谥可以说经元、明、清前后四朝相续不断 。众人耳熟能详的获得此谥的人有宋代李昉、范仲淹、司马光等,元代有耶律楚材等,明代有方孝孺等,清代有曹振镛、曾国藩等 。司马光言:“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 。”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至 。大而言之,经天纬地曰文,内外宾服曰正;小而言之,博学多才曰文,忠直守节曰正 。《逸周书?谥法》对于“文正”二字做了全面系统、精辟独到的解释,在此不一一阐述而尽 。
中国的汉字是字音藏义、字形藏理的,文化的“文”加正直的“正”是政治的“政”字 。我们再回头去看这些人在历史长河中为世人所留下的光辉轨迹 。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为政清廉,刚直不阿,官至参知政事,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绝唱,遗《范文正公集》传世 。耶律楚材,元代著名民族政治家,促进蒙古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人,官至尚书右丞,撰《湛然居士文集》留世 。方孝孺,明代著名文学家,刚直不屈,孤忠赴难,被诛十族,官至文学博士,传《逊志斋集》于世 。曾国藩,清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晚晴四大名臣之首,官至武英殿大学士,著《冰鉴》存世 。这些人的共性是在文学方面具有极高才能,最终在政治方面颇有建树居于高位 。“文”、“正”、“政”三者之间的关系,由此亦可窥其一斑 。
文化的内涵无比丰富,粗略浏览便可看到十几种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术界也是意见纷纷,莫衷一是 。“文”之一字,我们姑且说它为文字、文章、文学、文艺、文化,都是界定内的合情合理,无可厚非 。不管是文字、文章、文学、文艺它都是文化的一种形式而已 。
魏文帝曹丕在《典论·文论》中有言曰: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他认为文章有两大社会功能:一是“经国之大业”,有利于治国;二是“不朽之盛事”,有益于立身 。这是首次将文学与治国大业和自我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连结在一起,富有一种威严浩大的帝王气,使得文学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为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指出: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 。因为“自觉”,才走向了自觉时代的前奏,提高了文学的地位 。文学地位的提升,又增强了文学自觉意识,从而增强了治国大业的文化精神 。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指出:文所以载道也 。文以载道是文学社会作用的深刻表述 。一篇文章、一部文学作品如果我们将眼光仅仅停留在这篇文章上、这部作品里,那我们看不到更高远的东西,收获不了更深层次的东西 。借用佛家《楞严经》中的话来说:如人以手,指月示人 。彼人因指,当应看月 。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手指 。“文”与“道”的关系,正如这手指与明月的关系,我们应当顺着手指看到更高远处的“月亮”,而不是停留在“手指”上 。这充分说明了文化作为一种介质的指引作用,通过习“文”将其所载之“道”充分体悟出来,然后付诸实践,经世致用 。
文化是增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软实力 。上世纪朱光烈先生在《知识就是力量吗?》一文中提出了一个被认为是时代性的命题,即“文化就是力量”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未来发展和繁荣文化的总纲领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习近平同志在多次讲话中要求领导干部要“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并且提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等具有深远指导思想的论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