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盗窃癖的北齐宰相祖珽 自喻是北齐的“范增”( 二 )
文宣帝高洋死后,儿子高殷即位,没多久孝昭帝高演篡位,又过了两年,孝昭帝死于一场交通事故,所谓皇帝轮流做,高湛成了北齐第四任皇帝,称为武成皇帝 。
高湛没忘了这个曾经给过自己极大鼓励的人,毫无悬念,祖珽迎来了宦海生涯的又一次高潮,不久他就做了自己引以为傲的两件大事,改文宣谥号和传位东宫 。
原来,高洋统治时期,对这些弟弟们非打即骂,说杀就杀,高湛心里非常不满,高洋死后谥号为文宣,祖珽就引经据典地按照谥号的含义对高战说:“文宣帝性情粗暴,怎么能称‘文’?又没有开创基业,怎么能称‘祖’?” 。祖珽的话说到了高战的心坎里,不久高洋就变成了威宗景烈皇帝,平心而论,对高洋而言,谥号景烈是恰当的 。作为开国皇帝,称祖却并无不当 。
武城以子高纬为太子,皇后却更加喜欢少子高俨,祖珽看到了太子地位的危机 。于是他私下找到了与皇帝有断袖之交的和士开:“您受到君主的宠爱,自古无二,但一旦皇帝去了,您该怎样保全自己呢?”
和士开就问该怎么办 。
祖珽说:“我们可以劝说圣上禅位太子,那未来的天子必然感激您,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
“皇帝能听吗?“
“能,只要你给皇帝说明一个道理,为什么襄、宣、昭帝的儿子都做不成皇帝?只有太子早早即位,定下君臣名分,地位才能稳固 。你先私下里跟皇帝说说,等我再正式提出,一定可以成功 。”
于是和士开就委婉地向武成帝说了这事 。
碰巧天象有变,彗星出,太史报告说是“除旧布新”的征兆 。祖珽一看机会难得,于是上书:“陛下虽贵为天子,却非极贵 。宜传位东宫,令君臣之分早定,且以上应天道 。”有了和士开的铺垫,武城帝就这样采纳了他们的意见 。新皇帝即位,祖珽拜秘书监,加仪同三司 。
被两代皇帝宠爱,祖珽又想进步了,这一次,他瞄准了宰相的位置 。当时的宰相是侍中尚书令赵彦深、侍中左仆射元文遥、侍中和士开,要想上去首先就得让这几位下来 。可自己干这事太露骨,于是他找到了跟自己要好的黄门侍郎刘逖,写了个上面几位的罪状,让刘逖向皇帝奏一本 。毕竟是告上级的状,刘逖有点害怕,居然泄露给了几位,于是赵彦深等先跑到皇帝那告了祖珽一状 。
其实,祖珽是低估了和士开和皇帝的关系,那两个人是恨不得穿一条裤子的,史书上说皇帝一天看不到和士开饭都吃不香 。
果然,龙颜大怒:“为什么诋毁和士开?”
豁出去了,祖珽也厉声道:“士开对我有提拔之恩,本来不该说他,但陛下既然问,我也不敢不实话实话 。士开、文遥、彦深等专弄威权,控制朝廷,卖官鬻狱,政以贿成,陛下不以为意,臣恐大齐要亡了 。”
帝曰:“听说你还诽谤我!”
珽曰:“不敢诽谤,不过说陛下把个女孩弄到宫里了 。”
帝曰:"我可怜她挨饿,所以接过来 。“”
珽曰:“为什么不开仓赈粮,却弄到后宫里?”
武城气死了,拿刀环捣祖珽的嘴,命左右鞭杖齐下,要立马结果了他 。
祖珽一看不好,急中生智,大声呼道:“不杀臣,陛下得好名;杀了臣,臣得好名 。陛下若想得好名,就不要杀臣,我可以给陛下炼金丹 。”
不知道是那句话打动了高战,于是祖珽再一次死里逃生 。
哪知道祖珽嘟囔了一句:“陛下有一范增却不能用 。”
皇帝闻言火又上来了“你以范增自诩,以为我是项羽吗!”
祖珽道:“项羽一介布衣,五年而成霸业 。陛下您不过藉父兄资,臣以项羽未易可轻 。至于臣自比范增也算不了什么,纵然是张良也不一定比得过我呢 。张良作为太子师傅,请出来四个德高望重的老人才保下了太子 。臣位非宰相,但凭一片忠心 。劝陛下禅位,使陛下尊为太上皇,保全了两代君主 。就是张良,又算得了什么呢 。”
这下皇帝更加愤怒了,让左右抓一把土塞到祖珽的口里,祖珽边吐边喊,一付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 。于是皇帝抽了他二百鞭子,发配到了光州 。光州别驾张奉礼按照和士开的意思,挖了个深坑坐地牢,披枷带锁,任何人不得探视,晚上用芜菁子烛熏眼,从此双目失明 。
你看,这哪里像是个佞臣啊,简直是直臣嘛!
遭受如斯折磨居然不死 。他等着太上皇来赦免,没等着,也不坏,太上皇帝死了,
小皇帝高纬亲政,也算是有良心,想起了祖珽的拥立之功,就让人把他放出来做了海州刺史 。
政局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小皇帝的奶妈陆令萱开始频频干预朝政,号称女侍中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铁扇公主和太上老君都有芭蕉扇 有何区别呢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