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高宗武丁简介 使得商朝威镇四方的一代明君

商高宗(武丁) , 武丁(?-约前1192年) , 姓子 , 名昭 , 是中国商朝第23位国王 , 商朝著名军事统帅 。(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在位时期定为前1250年—前1192年) , 庙号为高宗 。他是商王盘庚的侄子 , 父亲是商王小乙 。武丁在位时期 , 曾攻打鬼方 , 并任用贤臣傅说为相 , 妻子妇好为将军 , 商朝再度强盛 , 史称“武丁中兴” 。
武丁 , 姓子 , 名昭 , 是中国商朝第23位国王 , 庙号为高宗 。他是小乙之子 , 盘庚之侄 。年幼时﹐武丁曾在外行役 , 与“小人”一起劳作 , 因而较了解“稼穑之艰难” 。他即王位后 , 提拔傅说执政 。傅说原为刑徒 , 被武丁发现 , 加以重用 。武丁还任用甘盘为大臣 , 以此二人“接天下之政 , 治天下之民” , 力求巩固统治 , 增强国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 。武丁在位期间 , 不断向南面的虎方﹑东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以及羌方﹑周族等进行大规模征伐 。武丁向四方连年用兵 , 征服了周围的许多小方国 。这些征伐战争 , 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 , 维民所止 , 肇域彼四海”的广大疆域 , 奠定了基础 , 商朝再度强盛 , 史称“武丁中兴” 。后世称作高宗 。由于武丁将商王朝推向极盛 , 被称作“中兴之王” 。后人又称之为武丁大帝 。武丁死后 , 由其子祖庚继承王位 。
个人生平
商代国王 。后世称作高宗 。传说名昭 , 为盘庚弟小乙之子 。年幼时﹐武丁曾在外行役 , 与“小人”一起劳作 , 因而较了解“稼穑之艰难” 。他即王位后 , 提拔傅说执政 。傅说原为刑徒 , 被武丁发现 , 加以重用 。武丁还任用甘盘为大臣 , 以此二人“接天下之政 , 治天下之民” , 力求巩固统治 , 增强国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 。《史记.殷本纪》称:“武丁修政行德﹐殷道复兴 。”由于武丁将商王朝推向极盛 , 被称作“中兴之王” 。后人又称之为武丁大帝 。武丁在位期间 , 不断向南面的虎方﹑东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以及羌方﹑周族等进行大规模征伐 。其中对对方作战动员的兵力 , 有时三千 , 有时甚至达五千;对鬼方用兵三年才攻克 。据殷墟卜辞记载 , 武丁的配偶妇好还亲自率兵征伐羌方 。除了“伐羌”之外 , 卜辞中还有许多“获羌”、“用羌”的记载 , 即抓获了羌人的俘虏并用作人祭的牺牲 , 且数字惊人 。
武丁向四方连年用兵 , 征服了周围的许多小方国 。这些征伐战争 , 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 , 维民所止 , 肇域彼四海”的广大疆域 , 奠定了基础 。武丁在位五十九年 , 死后﹐由其子祖庚继承王位 。
个人评价
武丁是历史上一名君 , 武丁之道指贤明的政治 。盘庚迁殷以后 , 商朝的国势就一直处于上升阶段 。到了武丁统治时期 , 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空前发展 , 国力趋于鼎盛 , 史称“武丁中兴” 。武丁是商朝的第23个国王 。据说 , 武丁年少之时 , 父王小乙为了其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国王 , 就把他派到外地观省民风、增长见识和锻炼才能 。于是 , 武丁来到黄河两岸 , 观察当地人民的生活 , 接触大量的平民和奴隶 。有时 , 武丁还和这些人一起参加农业劳动 。这些生活体验 , 使他了解到生活的艰辛和劳动的不易 。
武丁是盘庚以后最好的国王 , 具有雄才大略和远大的政治理想 。有个叫傅说的贤人 , 是个奴隶 , 他在参加修建工程时 , 被掌管该项工程的百工发现 , 向武丁举荐 。武丁亲自去面见这位贤人 , 发现他果然谈吐不凡 , 是一个经世济民的奇才 。武丁为了任用傅说为相 , 三年不管事 , 自称梦见圣人 , 并画出傅说的相貌 , 令百官去寻找 。殷人信鬼 , 武丁以此方法举傅说做宰相 , 贵族们便不敢反对 。事实证明 , 武丁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 。自从傅说被提拔为相后 , 一心一意辅佐武丁 , 帮助武丁大力振兴政治、经济、文化 , 缓和了奴隶的对抗 , 商因此复兴起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