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成功管理

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已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 。因为成功的企业信息化不仅能使企业充分地利用资源、提高效率、规范管理以及节约成本 , 而且还对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管理理念和文化都有积极的影响 。所以 , 医药行业牵手面向企业供需链管理的管理信息集成系统ERP可谓顺理成章 。它对于医药企业整合资源、避免重复投资、增强彼此间信息交流等有着重要意义 。[br]但是企业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 , ERP只是运用信息技术管理的一种工具而已 , 信息化管理并不必然带来管理成功 。而且 , 我国目前的ERP发展总体规模还比较小 , 只有2.6%的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全面使用ERP 。国资委所属的2000多家重点企业中 , 应用了ERP的也仅占10% 。在医药行业 , 已经完成并全面运行ERP系统的制药企业并不多 , 而且是成少败多 。所以医药企业在准备引入ERP时要做到心中有数 。[br]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目前市场上的ERP信息系统普遍存在着不能充分反映医药行业的特色 , 不能满足行业个性需求的问题 。这是由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 。因为医药生产和管理不同于机械、电子等制造行业 , 各个药品生产企业的产品类型、工艺、品种特点、适用对象以及组织结构、管理模式都不完全相同 。所以 , 企业在选择与ERP供应商合作时 , 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个性需要 。不顾企业的实际需要 , 盲目对企业管理和工作流程进行信息化改造是危险的 。[br]利用ERP , 更要加强管理 。在信息行业流行着一句话:“企业管理不善就上ERP;ERP运行不成功 , 就是因为企业管理不善 。”这看上去自相矛盾的话却道出了ERP作为一种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实质 。也就是说 , 无论是ERP还是其他管理软件 , 都只不过是向管理者提供一个信息传递和交接的工作平台 , 是一种管理手段 。正如有个很好的英语学习软件却不一定能学好英语一样 , 指望通过上一个管理软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想法 , 既不实际也无可能 。ERP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要深化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改革 , 理顺各管理控制要素之间的关系 。另外 , ERP项目建设应该是动态的 , 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及时对原有系统进行更新升级 。[br]另外 , 还要注重ERP和GMP的衔接 。GMP认证本身就是企业硬件条件、管理水平以及人员素质提高的一种表现 。企业在应用ERP过程中 , 要注重原有资源的利用和潜力的挖掘 , 要特别注意不要将已经得到药品监管部门认可的一些管理流程或规程打乱 。恒瑞选择与浪潮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浪潮的“方案同GMP结合比较紧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