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中的秒差距是什么意思?
我们都知道光年是一种长度很长的长度单位,是说光这一年中行走的距离,光速每秒就奔跑将近30万公里(29.98万公里),让光跑一年的时间,那肯定是相当遥远了,大致为9.46万亿公里 。

文章插图
那么光年就是最大的天文长度单位了吗,不是的,在天文学中还有一个长度单位比光年还大,它就是秒差距了 。
一看到这个“秒”字,可能有的朋友会认为是一种微小的时间单位,但其实这个“秒”字和时间单位中的秒是没有关系的,而是和角度中的“秒”有关系,利用秒差距测量恒星的方法原理是建立在三角视差的基础上的,可能很多朋友都注意到过这样的现象,当我们在空旷的地方行走的时候,会发现与自己远近不同的物体会出现移位,距离越近移位越大,越远移得越少,那么这样来看的话就出现了位差,利用这个位差,我们就可以推算出物体的距离了 。

文章插图
天文学家们将这种方法应用到了天文学中就可以计算出遥远恒星的距离了,他们以地球公转轨道的平均半径(一个天文单位)为底边,将所对应的三角形内角称为视差,当这个角的大小为1秒时,这个三角形的一条边的长度(地球到这个恒星的距离)就称为1秒差距 。这是由于1秒的角的所对应的两条边的长度差异完全可以忽略,因此这个三角形可以想象成锐角三角形,也可以想象成等腰三角形 。如下图:

文章插图
秒差距是一个较大的天文长度单位,主要用于度量太阳系外天体的距离,假如在上述中的一秒角的位置有一颗星体,那么它距离我们大约为3.26164 光年,这也正是亿秒差距的距离,它约等于206265天文单位,或30.8568万亿千米,很显然,它比光年要大三倍多 。
不过虽然秒差距,这个长度单位很大,但是在测量遥远星系时,秒差距单位仍然太小,所以天文学家们又常用千秒差距和百万秒差距为单位 。

文章插图
作为天文学上的一种长度单位,秒差距并不广为人知,但其实秒差距却是比光年提出更早的一种天文长度单位,所以是一种古老的星体距离计量方法,即便是放到现在,它也是一种标准的测量恒星距离的方法 。
其他网友观点要想搞清楚秒差距,需要先搞清楚另外两个东西,恒星的周年视差和三角视差法测距 。
【天文学中的秒差距是什么意思?】只是大概说一下,再测量河内恒星距离时,地日距离肯定是已经知道了的,然后再测得恒星的周年视差,用三角函数公式就可以算出河内恒星的距离,这个过程叫三角视差法测距 。

文章插图
图中恒星与a、b两点形成的夹角的一半就是这个恒星的周年视差,当这个角为1角秒时,这个恒星的距离就是1秒差距 。
推荐阅读
- 蚝油的使用误区有哪些?蚝油在烹调中的用法
- 为什么许多电影小说中的人物最后都以死亡为结局
- 秒葵怎么做才好吃?
- 如何评价阮经天在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中的表现
- 如果有一天,你眼中的世界可以被打上马赛克
-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 中药小桐子的功效与作用
- 蜜百部的功效与作用
- 第六届金曲大赏Live 梦中的婚礼
- 早上能不能空腹喝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