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项羽分封诸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反他?( 二 )
第四点 , 也是最主要的一点 , 就是分封不均 。在灭秦战争中 , 刘邦的功劳也不小 , 而且还是第一个进入函谷关的人 。但是项羽为了掣肘他 , 将他封到了贫瘠的汉中为王 , 引起了刘邦的不服 , 所以刘邦便带头造反 。顺带着 , 许多对这次分封不满的诸侯 , 也跟着刘邦一起起来对抗项羽 。
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 , 就是项羽分封诸侯为什么那么多人反他的原因了 。
项羽分封的三王
公元前205年 , 项羽以西楚霸王的身份 , 对天下十八路诸侯进行分封 。在这次分封中 , 有三个人的意义非常特别 , 这三个人分别是章邯、司马欣和董翳 。章邯为封为雍王 , 建都在废丘 , 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兴平城南这一带 。司马欣是塞王 , 建都在栎阳 , 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富平东南一带 。董翳是翟王 , 建都在高奴 , 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延安一带 。我们可以看出 , 这三个人的封地 , 都在陕西境内 。项羽分封的三王 , 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 , 就是钳制汉王刘邦 。
项羽分封的三王中的雍王章邯
这三个人原来都是秦国的将领 。在秦末爆发的陈胜吴广起义中 , 陈胜的部将周文攻破函谷关 , 对秦国的首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当时章邯便向秦二世提出建议 , 释放骊山的囚徒 , 将这些人改编成军队 , 用以对抗陈胜起义军 。秦二世采纳了章邯的建议 , 便任命其为大将 , 另外派长史司马欣和都尉董翳辅佐他 。
章邯的计划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 在对陈胜起义军的作战中 , 所向无敌 , 无往不胜 。而章邯所部军队 , 也一度成为了秦国的王牌军 。
在公元前207年 , 项羽率领数十万诸侯联军 , 抵达巨鹿 。章邯和秦国“长城军”将领王离一起 , 军队共四十万 , 在巨鹿一带抵抗项羽的进攻 。在巨鹿之战中 , 章邯投向项羽 , 王离也被项羽击败 , 秦国的主力分崩瓦解 。
再说项羽曾和刘邦有过约法三章 , 谁先进入函谷关 , 谁就是关中王 。后来由于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的耽搁 , 比刘邦晚入关一个月 。但是项羽凭借其几十万大军的实力 , 自封为西楚霸王 , 并已楚怀王的名义 , 分封天下各路诸侯 。由于刘邦对项羽的威胁最大 , 因此项羽就把刘邦封到了汉中为王 。为了防止他再出汉中 , 所以项羽就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安排在刘邦附近 , 达到钳制和监视的目的 。
由于诸侯对项羽分封的不满 , 个别诸侯起兵造反 。刘邦采纳了韩信“明修栈道 , 暗渡陈仓”的计谋 , 功出汉中 。章邯屡次和汉军交战被打败 , 最后兵败自杀 。司马欣和董翳见不敌刘邦 , 就归降了汉军 。后来又见项羽势大 , 再次转而投奔项羽 。在汜水之战中 , 司马欣和董翳再次被刘邦击败而自杀 。由此 , 项羽分封的三王全部战死 。
项羽分封十八王结局
在消灭了强秦之后 , 项羽为了确立自己在诸侯的地位 , 因此他学周天子的样子 , 将天下分封给当时在灭秦战争中有着重大贡献的十八路诸侯 。这些诸侯人人都被封为了王 , 但是不到两年时间 , 十八路诸侯纷纷起兵造反 。项羽分封十八王结局 , 也左右了当时天下局势的变化 。
乌江自刎的项羽
在项羽分封的时候 , 将实力很强大且第一个进入关中的刘邦安排到了巴蜀之地 , 并由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三人在附近对其进行掣肘 。在公元前206年八月 , 刘邦采纳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 , 走出了巴蜀的荒凉之地 , 拉开了楚汉大战的序幕 , 将章邯等三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 , 先后败死 。
在刘邦起兵的时候 , 十八王中仅有英布追随他 , 之后随着战争局势的好转 , 不少人也看到了刘邦胜利的希望 , 先后得到河南王申阳、常山王张耳、衡山王吴芮、燕王臧荼等人的拥护 。当然十八王中也有对楚汉战争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的人 , 这个人就是临江王共敖 。
推荐阅读
- 解析宋美龄长寿之谜 宋美龄为何能活到106岁?
- 吕洞宾炼丹的原因 解析为什么要十试吕洞宾
- 历史上周天子分封的土地竟然得诸侯自己去夺取
- 郡县制与分封制都是君王集权的手段吗?
-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被冤枉的?是项羽的罪过?
- 解析 孝贤纯皇后的丧葬风波是怎么回事
- 吕洞宾的简介 解析吕洞宾的故事有哪些
- 解析三国将领嵇康与钟会之间有何纠葛
- 乌江自刎 项羽为何宁死不肯过江东?
- 揭秘巨鹿之战后项羽为何大肆屠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