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长平之战 司马迁为何痛骂赵胜贪财作死?( 二 )


接下来的局势发展,赵国占据主动,以逸待劳 。赵胜亲赴上党,犒赏冯亭等,接受上党钱粮、土地、人民 。“乃令赵胜受地” 。赵军兵不血刃占领上党 。“赵遂发兵取上党 。廉颇将军军长平 。”既然战火燃起不可避免,要烧也别烧在赵国的土地上 。赵国这时其实也是以邻为壑 。
长平之战如果一定要说谁“未睹大体”,看不清天下大势,不应该是赵胜,而是上党郡守冯亭 。
秦赵相比,秦国是不论贵贱唯才是举,赵国却是贵族秉政上智下愚不移 。其结果必然是秦国人心所向,发展壮大,赵国人才背离,衰落灭亡 。冯亭却看不清这天下大势,仅凭一己好恶,抗王旨,逆天道,借刀杀人自以为聪明 。赵王以三个万户的城邑封赏他,“以万户都三封太守”,他却不肯见使者,泣泪不受 。冯亭假惺惺说了一通话,后世史家文人赞他高风亮节 。其实听其言观其行,他不过是巧言推脱,实则想要脚底抹油而已 。赵胜何等精明,哪里能让你一走了 。接不接受万户侯你也老实给我上党呆着 。结果冯亭借刀杀人不成,自己葬身长平,“赵封冯亭为华阳君,与赵将括距秦,战死长平” 。
冯亭死后,过了若干年,其子孙降秦 。秦始皇不问出生,不计前仇,唯才是举,重用冯亭之子冯毋择 。秦始皇二十八年琅琊刻石,冯毋择之名赫然其上,“伦侯武信侯冯毋择” 。冯毋择的儿子冯敬,也做了秦始皇的将军 。天道是非,不言自明 。
长平之战后来的发展,正应了一句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也只是成功了一半 。如同下棋,有了好的布局,还要谨慎行棋,中盘保持优势,收官斤斤计较,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尤其是赵国现在的对手是秦国,赵得地利,秦有人众,正所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
【解密长平之战 司马迁为何痛骂赵胜贪财作死?】长平之战赵国兵败,败在宗亲秉政,不能大胆任用异姓人才 。赵国掌权的大多是赵王宗亲,偶尔几个异姓非赵氏者,不是不得不用,就是用了也不放心,最后都不得善终,比如廉颇、乐乘等 。
长平之战的胜负转折,始于赵王用宗亲赵括,替换外姓廉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