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五岁能吟诗想当官却遭拒绝 凭努力登上皇位

科举不成变反贼
黄巢和那些贫苦农民还是不同的 , 因为他们家是卖私盐的非常富裕 , 大家都知道每个朝代都对于盐和铁看得很重 , 而凡是能够触碰到这两块的人都是很厉害的 , 所以黄巢出生在一个非常富裕且有势力的家庭中 。
史书记载他五岁便能吟诗 ,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黄巢五岁侍翁父为菊花联句 , 翁思索未至 , 巢信口应曰:‘堪与百花为总首 , 自然天赐赭黄衣 。’巢之父怪欲击巢 , 乃翁曰:‘孙能诗 , 但未知轻重 , 可令再赋一篇 。’黄巢遂为此诗 , 不过他并没有因为喜爱文学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 他的弓箭和骑术都是非常优秀的 。
成年后黄巢凭借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建设祖国的激情(当然也可能是为了当官) , 他去参加了几次科举考试 , 而且是应试进士科 , 不过他都失败了 。这对于一个立志高远的青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 于是他写下了那首让《不第后赋菊》 , 就愤愤不平的回到家乡继承祖业成为了盐帮的首领 。大家注意 , 黄巢先生的这段历史如果用现在的话说出来就是:黑帮继承人黄巢 , 努力学习热爱祖国参加了几次国家公务员考试(他去长安考的 , 就像现在你考北京公务员一样)没有考上之后 , 一气之下写了一首不利于国家团结的打油诗后 , 回家继任黑帮首领 。
这个时候的唐王朝吏治腐败 , 各地藩镇割据 , 所以社会矛盾非常尖锐 。社会矛盾尖锐就会出现社会暴动 , 然后濮阳的私盐贩子王仙芝与尚君长就起义了 。而黄巢这个时候已经成为当地的盐帮大哥 , 于是他欣然入伙 , 开始向着那个他曾经无比向往的大唐政府开战了 。
从团结一致到分裂
黄巢加入起义军后很快将自己的才华崭新出来 , 流氓不可怕就怕有文化 , 黄巢先生文化素养极高 , 虽然没有提及他的军事素养如何 , 但是他能够根君敌我双方实力对比审时度势的提出来避实就虚的打法 , 就是很了不起的 。
这段时间他和王仙芝(起义军总扛把子)一起转战全国各地 , 赢得过大胜 , 也遭到过阻击 , 鼎盛时期他们的军队有30多万人 , 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对于造反事业来说) 。然后一次宴会竟成了两位起义军领袖分道扬镳的导火索 。
当他们来到蕲州的时候 , 蕲州刺史裴渥觉得打不过于是就想到了和谈 , 帮助王仙芝上表朝廷封官赏赐 , 王仙芝与黄巢等就与渥一同赴宴 。不久政府对于王仙芝的封赏下来了 , 可是没有他黄巢什么事情 。不要忘了黄巢先生可是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 , 面对这个情况不爽是很正常的 。于是黄巢他当众怒斥王仙芝成为朝廷走狗(他自己是相当没当上) , 并且还对王仙芝动了手(可见黄巢的愤怒) 。王仙芝见群情激奋便值得表示不投降朝廷(如果投降了估计命就没了) , 但是两人的裂痕也已经抹不去了 , 于是曾经团结的两人分了家 , 这等于是自动削弱了起义军的力量 。
纠结的称帝之路
【黄巢五岁能吟诗想当官却遭拒绝 凭努力登上皇位】很快王仙芝战死了 , 起义军一代首领只剩下了黄巢先生 , 这个时候他对于造反这件事情看的已经很透彻了 , 于是在他实力强横的时候 , 便向朝廷投降了 。如果历史到这里结束了 , 就没有后来的大齐王朝了 , 黄巢敏锐的发现各个藩镇对自己的态度貌似不太一样 , 所以他又反了 , 这个我们可以理解 , 毕竟保命重要 。
于是他带领着义军走南闯北 , 挺近岭南、转移荆浙、攻洛阳、占长安闹得天下大乱 , 而他也终于称帝了 , 在长安建立了大齐帝国!曾经一心想考公务员的黄巢先生 , 终于成为了国家领导人 。不知道是不是对于自己曾经考公务不中而导致黄巢觉得国家太黑暗 , 他当权后将那些曾经的李唐重臣和官员都给杀了 , 这也可能是符合农民起义政权的特点吧 。
这个时候黄巢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克星 , 朱温 。
朱温也是农民起义军的一员猛将 , 后来他觉得跟着黄巢干没前途 , 于是就投降了唐政府 , 然后将黄巢打了个屁滚尿流 。当然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朱温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 他也是自己建立了王朝的人 。这里我们只说黄巢先生 , 不说朱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