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为何自杀而死 死时年仅22岁( 二 )


同治病到这个份上,他最恨的就是自己的母亲,如果当初她不干涉自己的婚后生活,又怎会落得如此地步!是母亲给了自己的生命,但她也正是凭借儿子才当上太后的……同治设法把身边所有的侍从支开,偷偷叫来了他最信任的师傅李鸿藻 。
同治向李鸿藻口述遗诏,立贝勒载澍为皇太子 。
洋洋数千言的遗诏草稿拟好之后,同治要李鸿藻回去好生修改润色,拿出正式文本,第二天送回 。
李鸿藻虽与同治有很深的感情,但他很清楚得罪慈禧会有什么后果,经过一番掂量,权衡利弊得失,他还是把遗诏草稿交给了慈禧 。
慈禧见到遗诏,立刻将其扔到火盆销毁,她既恨同治不念母子之情,更对阿鲁特氏有说不出的仇恨 。
李鸿藻的一去不回头,使同治开始感到事态不妙 。
他连急带病,不久就到了不能进食,不能入睡的地步 。
可慈禧却在此时下达“尽断医药饮食,不许任何人入乾清宫的命令”,同治又熬了一天,终于怀着对皇后的无限牵挂驾崩了,时为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 。
在慈禧的主持下,清朝廷迅速立咸丰的侄子——醇亲王之子载?为幼帝,年号为光绪 。
实际上,伴随着同治的去世,慈禧已经没有资格再当太后了,但无论是皇室成员还是朝廷的官员,谁也不敢同慈禧去较真儿 。
同治死后 慈禧要皇后“殉葬!
在慈禧决定兄终弟及,立同治的堂弟光绪为君之后,阿鲁特氏的父亲崇绮曾试探地请示慈禧:如何安置同治的皇后?从慈禧的嘴里只蹦出两个字:“殉葬!”慈禧的话惊得崇绮目瞪口呆,但他也只能照办 。
他送给阿鲁特氏一个空食盒,暗示女儿绝食而死 。
阿鲁特氏当然悟出父亲的意思,也非常明白这就是慈禧的懿旨,摆在她面前的只有一死,无论她愿意还是不愿意……就连父亲也来催她上路 。
可是,在同治去世后她才知道自己已怀孕 。虽然已经立了光绪,但她还是想把同治惟一的骨肉生下来,万一是个阿哥,大行皇帝也就有后嗣了;她相信太后一旦知道自己怀上同治的骨肉,起码也会让她活着把孩子生下来 。但是,慈禧最后还是将她逼上绝路 。光绪元年(1875)二月二十日寅刻,既寒冷而又饥饿的阿鲁特氏崩逝于储秀宫 。她是被饿死的,死时年仅22岁,距同治帝死仅75天 。
有人说因为阿鲁特氏是郑亲王端华的外孙女 。端华是咸丰帝临死时任命的赞襄政务八大臣中的主要成员之一,是慈禧的死对头,后被朝廷赐死 。慈禧因而迁恨阿鲁特氏 。
【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为何自杀而死 死时年仅22岁】还有人说,慈禧闻知阿鲁特氏怀了孕,怕生了皇子,立为嗣,阿鲁特氏就成了皇太后,自己就不能垂帘听政了 。
还有的说,慈禧怕阿鲁特氏把自己违背同治帝遗诏立皇子的秘密揭发出来,故将她置于死地 。
阿鲁特氏死亡当天,两宫皇太后谕内阁:“嘉顺皇后于同治十一年作配大行皇帝,正位中宫,淑慎柔嘉,壸仪足式 。侍奉两宫皇太后,承颜顺志,孝敬无违,上年十二月痛经大行皇帝龙驭上宾,毁伤过甚,遂抱沉疴,遽于本日寅刻崩逝,哀痛实深 。”这是清廷官方公布的死因,但说得含糊不清,难以让人信服 。
阿鲁特氏年仅22岁,她的肚子里还有同治皇帝的遗腹子 。关于她是怎么死的,当时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概括起来,有四种:
吞金而死 。这种说法比较广泛,影响较大 。
绝食而死 。《李鸿藻先生年谱》载:“其后之崩,盖绝食也 。”《清代纪事年表》、《庸盦笔记》等也持这种说法 。
吞鸦片而死 。《清室外纪》持这种说法 。
服毒药而死 。《德宗承统私纪》如此记载 。
笔者支持绝食而死一说 。因为在阿鲁特氏自杀之前,她的父亲崇绮进宫去看望她 。见女儿整日以泪洗面,痛不欲生,眼睛哭成了胡桃 。崇绮上奏慈禧,令其殉夫 。这时正巧女儿写来了一张字条,征询自己现在该怎么办,崇绮便在字条上批了一个“死”字 。还传进话去,言说服毒或其它死法,均对娘家不利 。没过多长时间,阿鲁特氏便绝食而死 。可怜呵,妩媚皇后阿鲁特氏没有跟上皇帝过上一天舒心日子,就香消玉殒……这皇后,不做也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