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暗恋萧红之说 鲁迅跨越师生之情爱过萧红?

“鲁迅暗恋萧红”的说法 , 并非自余杰始 。早年就有人因鲁迅与萧红都过早蒙受婚姻创伤 , 都有肺病和热烈沉郁的乡土情感 , 共同语言多对话范围广 , 认为鲁迅和萧红曾在潜意识中彼此暗恋……
49年前的7月 , 1957年7月22日 , 女作家萧红的骨灰在香港浅水湾被一些文化人找到 , 是当时很轰动的事件 。
萧红 , 划过中国现代文学天空的一颗灿丽流星 。曾经发掘并论证了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作品 , 尤给张爱玲高度评价从而促使了“张学”形成的夏志清教授 , 为自己当年在耶鲁大学看不到东北作家的书 , 《中国现代小说史》遗漏了萧红而十分遗憾 , 80年代才读到萧红的夏志清 , 称她为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
都已故去的两位同时代女作家 , 张爱玲越来越红 , “张学”已是显学 。对萧红的谈论肯定没那么热闹 , 但她并未被遗忘 。几年前《生死场》里岩画般的东北农民群像还铿锵有力地登上了舞台 。她在家乡黑龙江呼兰县城东的故居 , 近年也修复成萧红纪念馆 。一代才女的耀眼光芒和31岁坎坷人生情爱恩怨 , 至今仍是相当数量文学粉丝们神经的敏感点 。
很巧 , 49年后7月这天夜晚 , 偶然从余杰书中读到一段关于萧红与鲁迅的文字 。余杰说 , 鲁迅曾悄悄喜欢萧红 , 而萧红也悄悄喜欢鲁迅 , “他们之间 , 除了师生之情外 , 时常产生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撞击 。”
“鲁迅暗恋萧红”的说法 , 并非自余杰始 。早年就有人因鲁迅与萧红都过早蒙受婚姻创伤 , 都有肺病和热烈沉郁的乡土情感 , 共同语言多对话范围广 , 认为鲁迅和萧红曾在潜意识中彼此暗恋 。
这似乎只是猜测 。余杰观点的来源不同 , 他说是凭自己的“直觉” , 在鲁迅和萧红文字的缝隙里感觉到的 。换言之 , 是他多年读鲁迅和萧红的结果 。逝者的文字至今还在透露着幽秘的信息吗 , 让敏感的后来者接收到了?
余杰说 , 鲁迅和许广平的《两地书》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最纯粹的情书之一 , 两人真正的精神合作 。但鲁迅和许广平既有亲密之爱 , 也有难言的隔膜 。许广平回忆 , 鲁迅晚年常夜不能寐 , 独自走到阳台上 , 和衣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 , 而年幼的海婴夜里起床拉尿 , 看见爸爸睡在阳台地上 , 便也不声不响躺在他身边 。这个场景说明 , 鲁迅心中有解不开的结 。从鲁迅逝世后 , 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许广平写的回忆录可以见到 , 她笔下的鲁迅 , 和鲁迅本人文字中体现出来的“鲁迅” , 有着很大距离 。
【鲁迅暗恋萧红之说 鲁迅跨越师生之情爱过萧红?】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被余杰认定是所有回忆鲁迅文字中最感人的 , 远比许广平写得好 , 不仅因萧红才华超越后者 , 更重要的是她更理解鲁迅 , 更深入他的内心 。
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后 , 萧红萧军受到鲁迅多方关照 。寂寞的萧红常常一个人到鲁迅家去 , 有时一天去两次 。鲁迅家客人不少 , 但纯真活泼的萧红到来 , 总让鲁迅开朗快乐许多 。余杰引述了萧红所写她和鲁迅夫妇间的一个小小细节——
有天下午萧红要去赴宴 , 让许广平给她找一点布条或绸条束一束头发 。许广平拿来了米色、绿色还有桃红色的 , 两人一起选定了米色的绸条 。可是为了取笑 , 许广平把那桃红色的举起来放在萧红头发上 , 很开心地说:“好看吧!好看吧!”
萧红也非常得意 , 很规矩又很顽皮地等着鲁迅往这边看 。鲁迅这一看 , 脸是严肃的 , 他的眼皮往下一放:“不要这样妆她……”许广平顿时有点窘了 。萧红也安静下来 。
余杰说:“这个细节很能够说明鲁迅心中复杂的感受 , 他想说漂亮而没有说 , 故意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来 。他想掩饰自己内心深处细微的波动 , 却更加明显地表露了出来 。先生的心灵也有无比脆弱的时刻 。”
说实话 , 品味这个场面 , 我也有点相信鲁迅是暗暗喜欢萧红的了 。但萧红呢?凭何说她对鲁迅的爱与尊敬逾越了父辈兼导师的范畴?虽然余杰认为后来许广平也感觉到其间的幽微了 , 曲折地向友人抱怨萧红来得太多 , 扰乱了一家人的作息 , 有一次更连累鲁迅受凉生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