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殷墟:揭开商代贵族墓的秘密
本文为2021年12月31日最后一期《我在中国挖古物:中国考古百年》特刊中B10版报道《殷墟:揭开商代贵族墓的秘密》 。
2000年12月17日清晨,一位叫何建功的村民敲开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负责人徐广德的大门 。何建功来自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花园庄村——花园庄村是殷墟宫殿宗庙区内的两个村庄之一,大名鼎鼎的妇好墓就是这一区域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这一次,他带来了一个不妙的消息:可能有人想盗墓!
【商代|殷墟:揭开商代贵族墓的秘密】得知这一消息,徐广德马上带着刚刚毕业才工作一年多的何毓灵赶赴花园庄村东查看 。
据何建功消息,夜间有人在此地麦田中活动 。华北的冬季十分寒冷,土地上冻,并不利于考古发掘工作 。往年这个时节,安阳工作站进行的是室内修复和整理工作 。何建功报告的这处墓葬,考古队发现于当年11月,因判断保存完好,原本打算来年春天解冻后再申报发掘 。但等不及了 。
在麦田现场,几十平米的区域内有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孔,这些孔由不同孔径的洛阳铲钻成 。此时出现在麦田中的大孔,并非考古队调查钻探所用的小孔径洛阳铲所留——这些大孔主要用来装填炸药,往往被盗墓贼用来快速盗掘古墓 。
为了与盗墓贼争分夺秒,徐广德马上要求何毓灵组织人力准备发掘 。当晚,包括何毓灵在内的五人搭建简易工棚,在路口进行值守,“现在回想,如果当时我们没有当机立断的话,可能墓葬在一夜之间就被盗了 。因为现在盗墓非常快,他们用炸药炸个洞,然后钻进去,很快就把器物盗掘出来了 。”
在后续的发掘过程中,考古队从墓葬填土中清理出来了盗墓贼安装的炸药引信,还在墓室底部发现了大量“探针”留下的针孔 。这种“探针”细如铜筋,无须带上土壤就可探测墓内随葬品的位置 。
这些发现让考古队更加感到庆幸 。这次抢救性发掘,让一位沉睡在殷墟地下商代贵族和他令人瞠目的巨大财富,再现于世人面前 。
文章图片
《新京报·书评周刊》12月31日专题《我在中国挖古物:中国考古百年》 。
殷墟:考古学人的富矿
“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能够在殷墟进行发掘,是很幸运的 。”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对殷墟有着深厚的感情 。坚守殷墟考古发掘第一线已有22年 。深知这片遗址的重要意义 。因为“一片甲骨天下知”的河南安阳殷墟,被认为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 。1928年10月13日,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派董作宾,会同河南省人员郭宝钧等人到安阳进行第一次试掘,这是安阳殷墟发掘之始,也是中国学术机关独立进行科学考古发掘的开端 。
文章图片
1928年秋第一次殷墟发掘时的董作宾(右) 。
选定殷墟进行发掘并非偶然,“五四”以后出现的“疑古思潮”摧毁了传统的古史体系,当时的学者迫切需要借助由西方刚刚传入中国不久的考古学,来寻找可靠的古史新材料 。在此种背景之下,此前已有大批殷代王室刻辞甲骨出土而判定的殷墟便成为了起点 。
殷墟发掘第一阶段的前三次发掘,目标主要是寻找甲骨 。据李济所著的《安阳》一书记载,第一次试发掘出土了784片有字甲骨,董作宾手抄有字甲骨392片,并作了不少考释 。在接触了董作宾个人并阅读了他写的发掘报告后,李济认为,小屯遗址明显是殷商的最后一个都城 。此后的发掘也逐渐转变成对整个殷墟都城的全面揭露,宫殿、王陵、贵族墓葬等遗迹,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大量遗物,直接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
在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发掘之后,1950年至1979年,殷墟考古发掘进入第二阶段 。1980年至今,殷墟考古发掘进入第三阶段 。迄今为止,殷墟的考古发掘已有93年的历史——它也因此成为中国考古规模最大,持续发掘时间最长的一处遗址,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被视为是中国考古学的摇篮 。地下蕴藏的文物,尽管历经一个世纪的发掘,却仍然是考古学的一座富矿,不时给新一代的考古人带来惊喜 。
但与此同时,殷墟的文化价值也吸引着大量觊觎财富的盗墓贼 。21年前的那场盗墓活动,何毓灵至今提起,仍心有余悸 。如果那些盗墓者当年侥幸得手,那么殷墟乃至整个中国的考古学界不知会蒙受怎样巨大的损失 。
推荐阅读
- 揭开古代惩罚通奸女子刑罚 公开裸身凌辱
- 曹操为何杀华佗?揭开曹操杀华佗的千古之谜
- 商朝的图腾是什么?玄鸟是什么鸟
- 郭沫若娶妻 揭开新娘盖头后发现不美转身出去
- 宿孽总因情 揭开红楼风流教主秦可卿死因之谜
- 元顺帝的皇后 揭开元顺帝究竟有多迷恋奇皇后?
- 大泽乡起义简介 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之章
- 揭开日本皇族千年纷争 谁是侵华战争直接责任者
- 揭开鸦片战争中被刻意隐藏的六个历史真相
- 历史上真实的慈禧 揭开慈禧不为人知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