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哪一类人一直被唐朝屡次大赦排除在外?( 二 )


从笔者列举的这26个例子中不难发现,唐朝虽然频繁地通过“大赦天下”向臣民施恩,赦免了很多形形色色的罪犯,恢复他们的自由之身,但“每曰大辟罪已下,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系囚见徒,罪无轻重,咸赦除之,官典犯赃,不在此限”(顾炎武《日知录》),即贪官之罪不予赦免 。除了谋反、欺君以及和朝廷对抗的需要杀头的政治犯、杀人犯,其他“系囚见徒,罪无轻重,咸赦除之”,唯独对“官典犯赃”“官典犯入己赃”这类贪官很难网开一面 。
【解密:哪一类人一直被唐朝屡次大赦排除在外?】关于能否原谅贪官,能否对贪官网开一面,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二月,朝臣还有过一段争论 。当时,唐宣宗命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卢商等人“疏理京城系囚”,结果卢商“务行宽宥,凡抵极法者,一切免死”,不分青红皂白,准备对包括贪官在内的所有罪犯一概免除死罪 。大理卿马植觉得这样不妥,于是上奏唐宣宗:“彼官典犯赃及故杀人,平日大赦所不免,今因疏理而原之,使贪吏无所惩畏,死者衔冤无告,恐非……乞再加裁定” 。唐宣宗一听,认为马植讲得很有道理,于是下诏让京城五品以上官员讨论,讨论的结果是“皆论如法” 。终唐一代,贪官往往不在“大赦天下”的宽宥之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