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重臣张之洞的最后时刻:主张迅速立宪救国
1907年8月10日,张之洞奉旨“著迅速来京陛见,有面询事件”;9月4日,他与袁世凯一道被朝廷正式任命为军机大臣 。此次张之洞进入中央核心权力机关,是一贯以平衡之术驭臣的慈禧想以其平衡势力渐大的袁世凯,因张、袁的明争暗斗尽人皆知 。一年前的“改官制”,袁世凯是唯一直接参与的地方总督,而张之洞只是派代表的六位总督之一,明显袁在张上 。对袁主导的“改官制”,张表面未表态,实际坚决反对,且在暗中积极参加“倒袁”活动 。任封疆大吏二十年后,终于入阁拜相,成为重要的中枢大员,是张之洞孜孜以求的 。而且,这些年李鸿章、刘坤一、荣禄先后去世,论资历与威望,已无与张比肩者 。袁世凯虽然权倾一时,但资历与名望,仍不如张 。张之洞确有理由认为自己能对朝政发生重大影响 。
立宪 :愈速愈妙,预备两字,实在误国
9 月 9 日,张之洞乘车北上,12日到达北京 。14 日,张之洞即蒙慈禧召见 。在奏对中,对立宪风潮深有感受的张之洞对朝廷的“预备立宪”明确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应“速行立宪” 。
慈禧问他:“出洋学生排满闹得凶,如何得了?”
张之洞回答道 :“只须速行立宪,此等风潮自然平息 。”强调 :“出洋学生其中多可用之材,总宜破格录用 。”对于革命党,他说 :“至于孙文在海外,并无魄力,平日虚张声势,全是臣工自相惊扰,务请明降恩旨,大赦党人,不准任意株连,以后地方闹事,须认明民变与匪变,不得概以革命党奏报 。”只要立宪,就不会有革命,
孙文就不足惧,其论断与此前梁启超所说“革命党现在东京占极大之势力,万余学生从之过半;前此预备立宪诏
下,其机稍息,及改官制有名无实,其势益张,近且举国若狂矣”如出一辙 。其中“大赦党人”,尤其重要 。
慈禧表示自己并不反对立宪,又要派三位侍郎出洋考察 。张之洞的回答则颇有些不客气:“立宪实行,愈速愈妙 ;预备两字,实在误国 。派人出洋,臣决其毫无效验 。即如前年派五大臣出洋,不知考察何事 ? 试问言语不通,匆匆一过,能考察其内容?臣实不敢相信 。此次三侍郎出洋,不过将来抄许多宪法书回来塞责,徒靡多金,有何用处?”他不仅以国内形势说明立宪的必要,更以国际形势说明只有立宪中国才会有国际地位:“现在日日言预备,遥遥无期,臣恐革命党为患尚小,现在日法协约、日俄协约,大局甚是可危,各国均视中国之能否实行立宪以定政策 。臣愚以为万万不能不速立宪者,此也 。”
张之洞此时的一系列主张,其基本精神就是接纳世界通行的立宪价值,限制君权、限制政府权力 。但这些建议哪怕是由公认的“老成谋国”之士张之洞提出也被拒绝,说明清王朝的主政者对形势的发展毫无认识,对自己的权力被限根本不可能接受
值得重视的是,进京前后张之洞通过种种渠道提出、散播“先开国会,后布宪法”的主张 。宪法应由国会制
定而非“钦定”,确实反映了他对宪政思想的了解颇为深刻 。当然,他提出这个主张,又含有抵制、制约袁世
凯的具体目的 。袁一直主张缓开国会,先成立内阁,实际权力尽在内阁,自己通过总理大臣奕劻而掌实权 。1908
年夏,当立宪派准备发动全国性国会请愿运动时,张之洞倡议应“开国会顺舆情” 。
然而,张之洞的“速开国会”“开国会顺舆情”“先开国会,后布宪法”的主张并未获得慈禧首肯,袁世凯等人也坚决反对,所以未被朝廷采纳 。1908年,朝廷未开国会而先公布《钦定宪法大纲》立即遭到其社会基础立宪派的批判,其中之一就是指其没有单方面的“立宪权” 。张之洞此时的一系列主张,其基本精神就是接纳世界通行的立宪价值,限制君权、限制政府权力 。但这些建议哪怕是由公认的“老成谋国”之士张之洞提出也被拒绝,说明清王朝的主政者对形势的发展毫无认识,对自己的权力被限根本不可能接受 。
政争 :杀袁可能引起国家动荡
1908年 11月 14、15 两日,光绪、慈禧先后去世 。慈禧死前安排年仅四岁的溥仪继位成为宣统皇帝,其父载沣为监国摄政王 。慈禧只征求了两个人的意见,一位是军机大臣世续,另一位则是张之洞 。世续与张之洞,可谓诰命大臣 。初掌柄国之权的载沣这时也只25周岁,与一些满族亲贵对袁世凯倚仗慈禧太后培养自己势力一直非常不满,此时准备将袁治重罪 。载沣拟就一道将袁革职,拿交法部治罪的谕旨 。但征求奕劻意见时,奕劻坚决反对,警告说:“杀袁世凯不难,不过北洋军造起反来怎么办?”另外,当时已规定了谕旨不经军机大臣副署不能发表的制度,奕劻是首席军机大臣,如果他不副署就不能发表 。载沣又征求张之洞的意见,张虽与袁一直有矛盾,但认为载沣刚刚掌权就诛杀大臣,影响甚巨,杀袁可能引起国家动荡,也坚决反对 。最后,载沣接受了张之洞的意见,发布袁世凯“患足疾”着即开缺、回籍“养疴”的谕旨 。
推荐阅读
- 解密三国:赵子龙为何拒绝娶漂亮寡妇为妻?
- 三国解密:孙权送上了美女妹妹为何没套住刘备
- 教授解密狄仁杰 历史上没“元芳”这个人
- 解密:猛将张飞的年龄根本没法亲自鞭打督邮
- 张之洞两袖清风到买房还要借钱
- 清朝历史解密 八大“铁帽子王”拥有免死金牌吗
- 解密三国:刘备为何不救吕布?其中有何隐情
- 解密三国:其实貂蝉非董卓的卧底而是吕布之妻
- 解密三国:被吕布手下劫拦的夏侯惇最后何结果
- 希特勒到底有多怪 档案解密不可思议的希特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