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当皇帝之前居然是位行侠仗义的侠客( 二 )


在那里 , 并排建造着许多大大小小专供演戏、说唱的小屋 , 表演说话(讲故事)、舞蹈、歌曲、戏剧等等 , 一天到晚 , 热闹非凡 。从北宋中期起 , 说话的内容除了《三国志》、五代风土人情之外 , 还表演名人故事 。到了南宋 , 又出现了有关婚姻爱情、神仙鬼怪、公案传奇、英雄豪杰等各类说话 。这些说话的底本 , 以后就发展、扩充成《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 。流传到今天的宋元时期话本还有不少 , 《新编五代史平话》、《京本通俗小说》等就是其中几种着名的话本集 。
可惜的是 , 当时讲述赵匡胤传奇故事的《赵太祖飞龙记》已经失传 。其实《赵太祖飞龙记》在当时很受老百姓欢迎 , 明代初期有一本写朝鲜人的汉语教科书叫做《朴通事谚解》 , 书中就有这样一段对话:我去部前买书去了(部前是大都的地名) 。
买了《赵太祖飞龙记》和《唐三藏西游记》 。除了《赵太祖飞龙记》之外 , 还有一部讲述赵匡胤行侠仗义的短篇话本 , 叫做《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
话说青年赵匡胤 , 力敌万人 , 是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好管闲事的侠客 。由于在开封闯下大祸 , 触犯王法 , 被迫从都城远逃他乡 。一路上赵匡胤继续惩治各地恶棍 。当他来到山西太原时 , 遇到了叔叔赵景清 。当时赵景清在本地一座叫清油观的道观中出家当道士 , 于是赵匡胤在那里停留下来 。
一次偶然看见道观中一座紧闭着的殿房里 , 有一个美丽的少女 。一打听 , 原来这位少女是蒲州人 , 被强盗抢到这里 。侠义心肠的赵匡胤听了这位少女的悲惨遭遇 , 毅然决定把她送还家里 。途中遭到抢夺姑娘的那伙强盗的袭击 , 但大侠赵匡胤将之一一击退 , 最后终于平安地将姑娘送回家乡 。姑娘的父母亲喜出望外 , 热情地款待了赵匡胤 , 希望他长久地留在那里 , 并表示要把女儿嫁给他 。但赵匡胤毅然拒绝 , 当即离开 。
姑娘的父母亲未能如愿 , 十分纳闷:一个少男与一个少女同行千余里 , 两人的关系理应十分密切 , 可这个青年却抛弃自己的女儿 , 自顾自地走了 , 这是一个多么无情无义的人!于是责问女儿 , 要她如实说出和这个青年的关系 。女儿反复说明赵匡胤是一个正直纯洁的青年 , 属于柳下惠式的正人君子 , 父母却始终不肯相信 。姑娘感到十分悲痛 , 为了表示她与赵匡胤之间的关系洁白无瑕 , 便投井自杀了 。
有一位日本的学者认为 , 这篇话本的中心意思是说明 , 宋朝虽然在很多方面不及汉、唐 , 但其君主在不贪女色这一点上却大大胜过汉、唐 。小说、戏曲中出现的青年赵匡胤 , 是手持棍棒、叱咤风云的一代豪杰 , 常常与一帮出身高贵却又市井无赖的人结义为兄弟 。一般人会认为这或许只是曲艺作家虚构的艺术形象 。
【赵匡胤当皇帝之前居然是位行侠仗义的侠客】但出乎意料的是 , 有历史学家研究认为 , 赵匡胤的真实形象可能和这些话本描绘的相距不远 。因为即使在当了皇帝以后 , 赵匡胤仍然保留了很多游侠特有的豪爽习性 , 比如经常是大碗喝酒 , 喜欢在酒宴上决定国家大事 , 并且特别喜爱独自一人微服私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