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淡忘的明末第一猛将刘綎 刘綎怎么死的?

南昌西郊梅岭深处,有一胜地,名曰狮峰,此地湖光山色,林壑优美,游人如织,宛若世外桃源 。登临狮峰,行至山腰处,突见一标语,上书“刘綎母墓”,在我的脑海里,关于刘綎的印象并不多,当初只是因为万历四十七年的那场辽东之战,我知道了有这么个人 。却未曾想会在这个地方看到与他相关的遗迹 。
四处打听,山下的村民告诉我:万历年间,刘母仙逝,地仙为她在地势险要、龙脉在顶的狮峰顶上选择了一块有神有福之地,但是狮子峰异常险峻,一般人徒手攀登都上不去,地仙于是就给了将军一块宝巾,将军焚香拜过诸神后,将红巾扎在头上,顿时身轻力大 。只见他一手扶灵柩在肩,一手攀爬峭壁,片刻功夫便登上了峰顶 。原来刘綎本是天庭的一员大将,由于触犯天规被贬入凡间 。当天值日的天神看到他头带红巾,身穿孝服,有违风俗,想禀报玉帝派雷神发雷惩治 。这时观音菩萨赶到了,她对天神说:“姑念他一片孝心,饶了这一次吧!”接着又在刘铤葬母处抛下一朵莲花,落地后变成一朵石莲,向着天空开不败 。
听完这番话我呵呵一笑,这也太假了吧,纯属神话传说 。但仔细一想,应该也不是空穴来风,老百姓不会无缘无故给某个人编造一个神话故事,这个人肯定是要有过人的能力的,否则,他怎么不给你我编故事呢?
其实这刘綎是南昌人,他爸爸叫刘显,牛人啊,天生神力,为当世名将,早年在四川发展,曾经一个人杀死了五十多个敌人,勇冠三军 。说完可能你对他还是没什么印象,但他的两个同事你肯定特别熟:戚继光和俞大猷 。嘉靖年间他们哥仨就一起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杀鬼子,保一方平安 。因为战功卓著,刘显官至总兵,相当于军区的司令员了 。
老爸这么厉害,儿子也不简单,刘爸爸把自己优良的基因遗传给了儿子 。据记载,刘綎的兵器是一百二十斤重的镔铁大刀,平时打仗的时候,他骑在马上,转着大刀玩,竟然旋转如飞,敌人看的都瞠目结舌,这已经够逆天了吧,没想到后来他还嫌一百二斤太轻,不过瘾,又打了把200斤的……简直超神了!当然,光有天赋也是不够的,一个武将想要成功需要满足很多条件,比如有勇无谋是很难成功的,兵法韬略非常重要;还要有仗可打,如果一个将军从来没有指挥打过一场有分量的战役,凭什么说他是名将?就像现在是和平年代,中国没有和其他国家发生战争,那么有的将军可能有较强的实力,但发挥不出来,人们看不到 。
可这些问题在刘綎看来,都不是问题,天空飘来五个字……刘綎的老爸是帝国的高级军官,他自然而然就是官二代,有这个身份,就不用像当时的很多人一样,为吃顿饱饭而发愁,同时也有机会看那些军事书籍,增加理论水平 。每次爸爸出征的时候,刘綎也会跟着去实习,出身将门的他十三岁便从了军,和父亲东征西讨,得到爸爸的指点,这样就不会成为纨绔子弟、京城阔少 。从大环境看,万历年间,进入暮年的大明帝国正是多事之秋,少数民族人民的起义,蒙古、女真势力的威胁,国际环境的变化,都为刘綎提供了很多展现才华的机会,他一辈子打了一百多次仗,是名副其实的身经百战 。
刘綎年纪轻轻就考上了武状元,谁叫他天生神力呢,十几岁的时候,跟着爸爸讨伐九丝蛮,第一个登上城楼,生擒对方首领阿大 。21岁时,刘綎的坚强后盾,父亲刘显去世,次年,随着张居正的逝世,万历皇帝掌握了实权,开始发泄心中压抑多年的怒火,对张老师进行清算 。而在京城千里之外的云南,也起了火,这个火是战火 。缅甸十万象兵浩浩荡荡往云南逼近 。刘綎带领着川军南下,军威大振,很快就平定了云南之乱,因为战功,刘綎被升为副总兵 。可他又有缺陷,军纪不严,还比较贪财,想到部下跟自己出生入死也不容易,便换位思考,放任部下烧杀抢掠,能捞就捞点嘛,给战区百姓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京城的言官自然不放过他,上疏弹劾,刘綎总兵的椅子还没坐热,就被解除职务了,处分后以游记身份听候遣用 。
2年后,广西发生战事,巡抚刘世曾忙的焦头烂额,正好刘綎路过,世曾大喜过望,就让刘綎和裨将分别进剿,刘綎没有辜负信任,率军直捣黄龙,高歌猛进,只斩首50多级,却招降了万余人,大家都说他有好生之德,不滥杀无辜 。可事后还有些小插曲,朝廷并不打算给刘大刀计功,因为有人说他私吞战利品,又是钱惹的祸,刘世曾闻讯后连忙帮刘綎解释,不能亏待大功臣,朝廷方才赏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