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谢安是个好家长 “打赌”改掉谢玄不良习性( 二 )


后来谢安觉得,这事得告诉胡儿了,老跟着人家嘲笑自己死去的爹,他自己还得意呢 。于是,有一天,等谢朗又说起这事来,谢安就很温和但又很郑重地对他说,你知道吗?人们常拿这个来嘲笑你父亲,并且还说是我跟他一起干的……
谢安不愿意让胡儿小看他父亲,就宁愿背黑锅,把自己也一起扯上,好让胡儿早点明白 。《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写到这里,忍不住跑出来,写下了自己的评论:谢公假托事情是自己干的,以启发诱导胡儿,真可谓是‘德教’啊 。
胡儿听了谢安的话,一下子就怔住了,好半天说不出话,想起自己从前的行为,羞愧得跑进屋子里,好几天不出门 。
而后来,当再听到别人嘲笑什么人什么事,谢朗都不再随意地附和了,他已经认识到,无论怎样,嘲笑别人都是不对的行为 。
耳濡目染,调教出“堪怜咏絮才”
说起魏晋时的女性,“贤媛”实在不少,但谢道韫无疑是最杰出代表 。
谢道韫是谢安大哥谢奕的女儿,谢玄的姐姐 。谢奕曾经当过豫州刺史、安西将军,不过他的确是没啥才能,而且当安西将军没一年,就死去了 。这样,道韫和谢玄都变成了没爹的孩子,就一直跟着谢安 。所以,道韫的故事,留传下来的,都是在跟着谢安之后 。
林黛玉“咏絮才”的典故,就是源于谢道韫 。道韫大约7岁左右,有一回忽然下起了大雪 。在江南,大雪还是不多见的,谢安就把孩子召集起来,给他们讲文章义理 。这时,雪下得更大了,谢安兴致大起,欣然问孩子们,“白雪纷纷何所似”?这时胡儿谢朗立刻回答,“撒盐空中差可拟”!而小道韫想了想,“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十分欣赏,笑得合不拢嘴 。
谢安的临危不惧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而他这气度,领悟得最深的孩子,正是谢道韫 。道韫晚年遭逢大难,丈夫王凝之被杀,她竟然十分镇定,率婢女们拿起武器拼死反抗 。被擒后,匪徒想杀了道韫手里抱着的3岁外孙,她义正词严地说,要杀他,就先杀了我吧!
不能不相信,有时一个人的气度,真的能够改变事情的结果 。匪徒看着道韫凛然的神气,竟然有些畏惧了,竟然就改变了态度,恭敬地放了他们 。
这故事看起来,和当年谢安赴桓温的鸿门宴,无所畏惧而最终保住晋室天下的事,真是十分相像 。看来,道韫的确是深得叔叔的真谛……
谢安教孩子们读书,《诗经》自然是必修课 。有一回,他问大家,《诗经》里面,你们认为哪一句最好啊?这个问题比较好回答,于是孩子们纷纷说起来 。谢玄的回答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真是伤感,也很温情啊 。这时道韫回答:“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这一句明显比谢玄要更深沉,更有高境 。于是,谢安称赞她有“雅人深致” 。后来,谢安说,他最喜欢“訏谟定命,远犹辰告”,这一句意思是说:“把宏伟规划审查制定下来,把远大的谋略传达给众人” 。这毫无疑问是政治家的思想啊,果然,后来当他做宰相执政时,就是这个思路噢 。
“芝兰玉树”,是有风度的美男子的代称,原是用来指代谢氏子弟的 。而它的最早出现,就是在谢安和谢玄的一次日常对话中 。
那天,谢安像往常一样,把子弟们叫到一起,跟他们闲谈论道 。这天,他突然问了个问题,大意是,你们打算怎样面对人世间的事情,来让自己成为有才能的人呢?
谢安这时候问孩子们这个问题,多少是有点儿用意的 。当时正是大权臣桓温的势力急剧膨胀的时候,篡位之心更加显现,有表现出不支持他的,都被整得很惨 。而谢家的这些孩子不少都过了20岁,开始到四处去做官了,谢安不放心啊,生怕这些孩子干些蠢事,不但帮不了朝廷,还会搭上自己的小命 。所以他才这么隐晦地问,好听听他们的态度 。
不少孩子们一下被问住了,这时,谢玄开口了,他说,就该像那“芝兰玉树”,在自家门庭前无拘无束自由生长!谢安微笑,觉得他答得很妙 。因为谢玄正是借“芝兰玉树”来自比,隐晦地说明,这时的谢家子弟,最应该的就是韬晦自处,少说多做 。
后来,谢玄的第一个官职是在桓温帐下当司马 。那时,他就是把工作做得很出色,但绝不参与什么党争,不支持桓温,但也从不当面跟他做对 。其实如果他不是这样的话,他也许就等不到后来成为北府兵最高统帅的那一天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