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 韩信是该杀还是冤杀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 。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 。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奋勇争先,大破赵军 。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各个击灭 。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 。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着,为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称:“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 。”汉高祖刘邦也盛赞韩信的功劳 。
西汉建立后,他分析楚汉成败原因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号镶,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范增百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所擒也 。”然而,这位百战功臣却不能寿终正寝,在汉高祖十一年,被吕后、萧何设计诱杀,他全族也遭诛,落得一个可悲的结局 。
对于韩信的死因,有人说他是因谋反而遭杀戮的,罪有应得;有人说是刘邦不容人,他是含冤而死 。那以真实情况如何?目前这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谁是谁非,暂难解决 。
持谋反说法的人主要有以下佐证:高祖四年,平定齐地后,韩信派人对刘邦说:“齐人伪诈多变,是一个易于反复的国度,如果不设王位来镇守,大局难稳定,希望你委派我当个假王 。”此时刘邦正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日夜盼望韩信前来增援,见到韩信使者带来的信,震怒异常,骂道:“我被困在这里,早晚盼他来援救我,他竟然想自立为王!”
身旁的张良和陈平见势不妙,凑近他的耳朵说:“汉军正处困境不利,怎么能禁止韩信称王?不如做个人情,就此立他为王,好好善待他,让他为我们守一方之地 。否则”刘邦经提醒,顿然醒悟,连忙改口,说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后就是真王了,又何必还要当假王!”于是,他派张良赴齐,立韩信为齐王 。之后,征调韩信的部队与项羽会战于垓下,大破项羽 。楚汉之争结束后,刘邦就夺了韩信的兵权,并徙封他为楚王 。从此埋下了对韩信的戒心 。
项羽兵败后,他的逃亡将领钟离昧因素来与韩信关系很好,就投奔了韩信 。刘邦记恨钟离昧,听说他在楚国,就下令楚王逮捕他 。那时韩信初到楚国,到各县乡邑巡察进出都派军队戒严 。汉六年,(前201年)有人告韩信谋反 。刘邦用陈平的计策,说天子要出外巡视会见诸侯,通知诸侯到陈地相会,说:“我要游览云梦泽 。”其实是想要袭击韩信,韩信却不知道 。
刘邦将到楚国时,韩信打算起兵谋反,但又认为自己无罪;想去谒见刘邦,又怕被擒 。这时有人向韩信建议:“杀了钟离昧去谒见汉高祖,高祖必定高兴,也就不用担心祸患了 。”于是韩信把此事与钟离昧商议,钟离昧说:“刘邦之所以不攻打楚国,是因为我在你这里,如果想逮捕我去讨好刘邦,我今天死,随后亡的定是你韩信 。看来你也不是位德行高尚的人 。”结果钟离昧自杀而亡,韩信持钟离昧首级去陈谒见刘邦 。
刘邦令武士把韩信捆绑起来,放在随从皇帝后面的副车上 。韩信说:“果然就像人家说的,‘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所以我也应该死了!”高祖刘邦却说:“我抓你是因为有人告你谋反 。”说完就给韩信戴上械具 。回到洛阳,刘邦没有马上杀掉韩信,而是赦免了他的罪过,改封他为淮阴侯,让他寓居长安整天无所事事 。韩信怏怏不乐,常常称病不上朝 。
韩信部将陈豨被封为巨鹿郡郡守,前来向韩信辞行 。韩信辞去左右,拉着陈豨的手叹道:“你所管辖的地方,是屯聚天下精兵的地方,而你又是陛下亲信宠爱的臣子,若有人说你谋反,陛下一定不相信;如果再有人告你谋反,陛下就会产生怀疑;如果第三次有人告你谋反,陛下定会大怒而亲率军队征讨 。我为你在京城做内应,就可图谋天下了 。”陈豨平素就了解韩信的才能,相信他的计谋,表示一切听从韩信的指示 。
后来陈豨果然谋反 。刘邦亲自率兵前去征讨,韩信称病不随高祖出征,暗地里派人到陈豨处联络 。韩信与家臣谋划:可以在夜里假传诏旨,赦放那些在官府中的囚徒和官奴,率领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与叛将陈豨里应外合 。这时韩信的一位门客得罪了韩信,韩信囚禁了他并准备杀他 。那位门客的弟弟就向吕后密告韩信要谋反的事 。
吕后打算把韩信召来,又恐怕韩信不肯就范,于是与相国萧何商议,假装有人从皇上那里来,说陈豨已被杀死,诸侯群臣都前来进宫朝贺 。萧相国欺骗韩信道:“虽然您有病,还是要勉强朝贺一下 。”韩信入朝进贺,吕后派武士把韩信捆缚起来,在长乐宫中的钟室里斩杀了他,并诛灭三族 。
推荐阅读
- 揭秘千古迷团:12个远古文明为何突然销声匿迹
- 解析宋美龄长寿之谜 宋美龄为何能活到106岁?
- 杨玉环流落东洋之谜!甚至在日本有了后裔?
-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真迹的去向之谜
- 两幅慈禧肖像留下的千古谜团 哪个慈禧更真实
- 揭秘宋太祖死因 宋太祖赵匡胤暴死之谜
- 韩信谋反是冤案 刘邦知道韩信被诛后很惋惜
- 隋炀帝因遗惠后世的“大手笔”落下了千古骂名?
- 秦可卿身世之谜 秦可卿丧礼排场为何那么隆重?
- 倾国倾城的杨贤妃被武宗赐死之谜 杨贤妃怎么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