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为什么是球体形状而不是长方体或者圆柱体?

这是引力作用的结果,因为球形是最稳定的选择,也是三维空间的必然选择 。

地球为什么是球体形状而不是长方体或者圆柱体?

文章插图

引力是最常见的力,它存在有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同样的,在物体的组成内部,也会受到引力的影响 。

比如一个星球是正方体的,那么对于它的顶点和侧面来讲,各自离质点的距离是不一样的,这就代表这顶点和侧面受到的引力大小是不一致的 。

由于存在电磁力的作用,物体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形状,即便各点的引力大小都不一样 。

但这也可以改变:当自身质量不断增加超过一定的界限,那么物体的形状就无法维持,于是就向着球形出发,因为这样符合能量最低要求,各点的受力都一致,也是三维空间的选择(如果是二维空间,那么星球就是一个圆)

如果考虑星球自转,那么各个球形的赤道部分都会向外突出,不过这一点对于地球来讲,影响很小(地球赤道长度只比过极点的圆周多0.3%)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其他网友观点

宇宙中的各种星球,外形都不能脱离球体,尽管有些小行星、矮行星形状不是很规则 。星球呈现球体也正是因为物质间的引力作用,也是唯一能稳定保持的形状 。

地球为什么是球体形状而不是长方体或者圆柱体?

文章插图

在太空中,尘埃、碎石等会因为引力作用不断聚集,在体积尚小的时候,引力作用很微弱,物质间结合不紧密,整体质量也不能引起内部物质、空间的压缩,可以呈现出各种形状 。但随着体积的不断增大,引力作用逐渐增大,内部物质、空间被逐步压缩,空间被压缩没了,物质因为压力、核裂变等因素逐渐升温融化,而液态在太空中因为表面张力等因素,会保持球体 。

地球为什么是球体形状而不是长方体或者圆柱体?

文章插图

地球在形成过程中,大致也是按照这样的星球“发育”方式,地球物质已经不能承担地球的引力作用,当地面有太高的山峰时,山底部承受的压力十分巨大,当超过一定的压力是岩石被压裂山体崩塌 。但其实地球去除水后并不是特别圆,而是“歪瓜裂枣” 。行星物质除了受自身引力影响,也受恒星、其它行星、卫星的引力作用,各种力的平衡,使地球呈现椭球状 。

地球为什么是球体形状而不是长方体或者圆柱体?

文章插图

岩石行星是球体,气态行星、恒星等也都是如此 。球形是巨大引力作用下物体可以稳定存在的唯一形状 。换成长方体等,内部对各处的引力作用大小不相同,随着星球的增大,引力作用超过某些地方物质能承受的极限,就会导致崩塌,使星球成为球体 。

其他网友观点

估计就是因为小,就比如你用锤子把一块土给打碎,不停的敲打,最后差不多都是圆球状的 。

星球太多了,到处碰撞,时间久了,棱角都磨圆了 。

【地球为什么是球体形状而不是长方体或者圆柱体?】再加上引力的作用,圆球是最适合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