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王朝的洛邑王城到底属于哪个国家?( 二 )


汉魏洛阳故城原汉“雒阳”县一带的西周晚期城址 , 面积约4.8平方公里 。与之呼应的是数量可观的西周晚期墓葬 , 更为重要的是闻名于世的金村东周大墓的发现 , 其时代从战国早期延至战国中晚期 , 正与敬王至慎靓王时代吻合 。金村墓地学界多认为是战国时期的东周王陵区 , 正与《国语·周语》韦昭解“狄泉 , 成周之城 , 周墓所在也”记载相合 。据《左传·僖公二十九年》杜预注云:“狄泉 , 今洛阳城内大仓西南池水也 。”其地望及性质比较清楚 。关于其增建 ,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子朝之乱 , 其余党多在王城 , 敬王畏之 , 徙都成周 。成周狭小 , 故请城之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下引陆机《洛阳记》云:“洛阳城 , 周公所制 。秦封吕不韦为洛阳十万户侯 , 大其城 。汉魏益增修之 。”考古资料显示 , 该城始建于西周晚期 , 东周时期向北增扩 , 秦代又向南增扩 , 东汉至魏晋面积更阔 , 正与文献记载相吻合 , 则文献所言敬王徙都成周应为史实 。该城与瀍河两岸的成周城存在一兴一废的关系 , 应是瀍河两岸的西周早中期成周城废弃后异地营建的新成周城 , 即敬王徙都之成周 。
【东周王朝的洛邑王城到底属于哪个国家?】如此 , 东周王城的历史沿革应该说就比较清楚了 。它始建于春秋初年 , 即平王为“辟戎寇”东迁之洛邑 , 王城之名最早出现的时间在《左传》庄公二十一年(前673年) , 此后相继出现了关于王城的记载 。《括地志·洛州·河南县》:“故王城一名河南城 , 本郏鄏 , 周公所筑 , 在洛州河南县北九里苑内东北隅 。自平王以下十二王皆都此城 , 至敬王乃迁都成周 , 至赧王又居王城也 。”这是东周王城作为东周国都的地位而存在 。其间 , 敬王元年子朝自立当居于王城 , 敬王不得入 , 先居泽 , 后入于周 , 此“周”当即汉魏洛阳故城内的成周 。后子朝之徒复作乱 , 敬王奔于晋 , 翌年晋入敬王于周 。此后至考王元年 , 王城记载不多 。公元前440年 , 考王立 , 据《史记·周本纪》:“考王封其弟于河南 , 是为桓公 , 以续周公之官职 。桓公卒 , 子威公代立 。威公卒 , 子惠公代立 。”惠公之后是为武公 。据文献记载 , 西周惠公封其子于巩 , 号东周惠公 , 当此时 , 东西周分治 。西周因其“故天子之国”而地位凸显 。《史记·周本纪》又云:“王赧时东西周分治 。王赧徙都西周 。”战国中晚期在郭城南新建的小城即为赧王所居 。西周武公和赧王也可以说是共居王城 。赧王徙居王城 , 实属寄居性质 , 当时王城仍为西周的国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