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君主勾践生平简介以及历史评价
勾践出生于春秋末期,死于战国时代 。他的父亲为上一任越国君主 。据传勾践祖先是夏禹 。因为大禹死后葬于会稽也就是现在的浙江一带,他的子孙后代建立庙宇代代祭祀他,勾践的祖先最早被派到会稽祭祀大禹,之后在这个会稽建立了国都也就是越国 。
勾践和当时的吴国夫差为宿敌,事实上整个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都是彼此争战 。勾践早期,被吴国打败,便向吴国请求投降讲和,并用献出了越国绝世美女和宝物 。战败后,携带妻子和大臣去往吴国作为人质,留下文种在越国 。勾践在吴国两年,装疯卖傻,受尽屈辱,居住在夫差父亲的坟墓旁边,为吴王牵马匹,妻子雅鱼被吴国使节玷污而不敢言 。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没有什么威胁了就放勾践回到越国 。
勾践回国后一方面向吴王讨好称臣,用各种礼物贿赂吴王,另一方面暗自发奋图强,养精蓄锐,誓死报仇 。他和妻子雅鱼省吃俭用,每天都刻苦用功,实行多种改革策略,鼓励越国人民生产和生育,并且任用贤臣改革图强 。著名的卧薪尝胆就是出于勾践这时期的事迹 。勾践回国后,穿粗布衣衫,住茅草屋,每天都会在自己面前掉着一粒苦胆品尝,以提醒自己勿忘耻辱勿忘失败之苦 。这样过了二十年,越国的人丁逐渐兴旺,粮草充足,实力强盛 。终于在吴国放松警惕,留下太子和老弱,带兵外出签订联盟之际,兴兵讨伐吴国,打败吴国,最终令吴王夫差自尽 。
此后,越国实力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了江浙一带的霸主 。
关于勾践的成语有哪些
勾践是越国君王,他先败后胜,先弱后强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很熟悉 。我们先来看看勾践的长相,成语里说勾践是长颈鸟喙 。
这个成语来自他身边一直跟随他起起落落到最后辅佐他复国的范蠡对他的评价 。长颈鸟喙字面意思是说动物长长的脖子鸟的嘴巴,用来比喻阴险狠毒人的外表特征 。如果有人被评价为长颈鸟喙,那你可能要多想一想,是不是这个人并非忠诚厚德之人,而是腹黑阴险呢?范蠡这样评价他,应该是来自多年来的深刻了解,虽然说的是面相,但是范蠡的看法是正确的,认为这个君王可以共患难却很难同富贵 。
对于这点,还有一个成语叫大名难居,指的也是关于勾践的事迹 。大名难居意思是盛名之下其实不好相处,出于史记范蠡言,当时越国灭吴国后声名大噪,范蠡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后来范蠡最终离开越国,隐居江湖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指有些名声很好事情很风光的时候,其实真正相处留下来却很难 。
对于勾践复仇成功顺利称霸春秋后,对那些曾患难相随的功臣们的作法,还有一个成语可以形容,就是藏弓烹狗 。藏弓烹狗字面意思是指用弓箭射完鸟以后就收起了弓箭,把猎物都追捕完得手以后,就把猎狗也煮来吃了 。这四个字成语比喻的是君王得势以后,就废弃了功臣,或者事情成功后就把帮过忙的人给赶走这些残忍的手段 。与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类似意思 。与藏弓烹狗对立的成语是感恩戴德,始终不渝 。
我们看待勾践应该想到人无全人这个特点,更何况是春秋战乱频繁,权力之争普遍的时代里的一个国君 。勾践身上所有的缺点是一个权力争夺者普遍都有的,他坚强的意志力并非一般人可以做到 。
勾践的弟弟稽会是什么结局
春秋末期,长江一带的诸侯国,吴王阖闾英勇善战,成为春秋霸主 。越国势力较吴国弱,越王允常主张讲和,屈服吴国,国内大臣也遵循政治软弱外交 。
此时越国的太子为勾践 。勾践从小雄心壮志,年轻气盛,对吴国外交上立场强硬,与越王多有冲突 。越王担心勾践继任后给越国带来灾难,不得不废黜太子,另立勾践弟弟稽会为太子 。
稽会年幼,才十岁 。稽会有一个亲舅舅叫扶同,痛恨吴国,希望勾践继任王位 。扶同对年幼的稽会多有宠爱,然而越王决意驱流放驱赶践至边远地区,立勾践弟弟为太子的时候,扶同亲手谋划,刺杀了稽会 。稽会死后,扶同伤心痛哭,对着年幼的亲外甥说,虽然你已经死去,可你的灵魂越国同在 。拿着曾经送给小外甥的宝剑大声呼喊,太子啊,越国的未来就靠你来拯救了 。说完自尽于稽会身旁 。稽会的父亲得到噩耗,受不住打击,伤心身亡 。勾践接任越国王为,是为越王 。勾践发动了对吴的战争,打败了吴王阖闾,越国将领还伤了阖闾的脚趾 。阖闾受伤病重死去,儿子夫差当吴王 。夫差却打败了勾践,勾践到了吴国当战俘,给阖闾守灵,受尽凌辱 。
推荐阅读
- 后凉第二位君主吕绍生平简介 吕绍是怎么死的
- 为什么西施归国当晚越王勾践便要求“伴寝”?
- 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别名叫什么
- 越国的创始者是谁?越国的创始者竟是位守墓人
- 为何西施归国当晚越王勾践便要求伴寝?
- 被勾践送给夫差的并是不西施 而是他的女儿
- 西凉政权君主李恂生平简介 李恂是怎么死的
- 前蜀君主曾娶波斯后裔 亡国后妃子隐居川北密林
- 自古明君多暴君 为什么开国君主总会变脸
- 夏朝第三任君主姒太康 姒太康的简介及死因
